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争议焦点 | 第8-11页 |
1.1 案情介绍 | 第8-9页 |
1.2 争议焦点 | 第9页 |
1.3 本案的法理分析 | 第9-11页 |
第二章 本案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的具体法律分析 | 第11-25页 |
2.1 医疗损害纠纷概念 | 第11-12页 |
2.1.1 医疗损害纠纷的特点 | 第11页 |
2.1.2 医疗损害纠纷的现状 | 第11-12页 |
2.2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12-20页 |
2.2.1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 | 第13-14页 |
2.2.1.1 医疗机构 | 第13页 |
2.2.1.2 医务人员 | 第13-14页 |
2.2.1.3 诊疗活动 | 第14页 |
2.2.1.4 诊疗行为 | 第14页 |
2.2.2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的损害 | 第14-16页 |
2.2.2.1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的损害的类型 | 第15页 |
2.2.2.2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的损害因素 | 第15-16页 |
2.2.3 诊疗行为与患者损害之间具有的因果关系 | 第16-17页 |
2.2.3.1 直接因果关系 | 第16页 |
2.2.3.2 相当因果关系 | 第16-17页 |
2.2.3.3 推定因果关系 | 第17页 |
2.2.4 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的过错 | 第17-20页 |
2.2.4.1 医疗条件 | 第18-19页 |
2.2.4.2 允许医疗风险的合理存在 | 第19页 |
2.2.4.3 医疗的紧急性 | 第19-20页 |
2.3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与举证责任 | 第20-25页 |
2.3.1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20-21页 |
2.3.1.1 过错责任原则 | 第20-21页 |
2.3.1.2 过错推定原则 | 第21页 |
2.3.1.3 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21页 |
2.3.2 医疗损害的举证责任 | 第21-25页 |
2.3.2.1 医疗损害责任的免责事由 | 第21-22页 |
2.3.2.2 医疗损害责任的举证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我国医疗损害责任规定的不足及其完善立法的建议 | 第25-32页 |
3.1 外国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 | 第25-27页 |
3.1.1 日本医疗损害责任 | 第25-26页 |
3.1.2 德国医疗损害责任 | 第26-27页 |
3.2 我国医疗损害责任规定的不足 | 第27-28页 |
3.2.1 《侵权责任法》规定中患者的举证负担过重 | 第27页 |
3.2.2 《侵权责任法》没有规定医疗损害的鉴定制度 | 第27-28页 |
3.2.3 过失的差别没有在以“当时的医疗水平”为过失的标准中体现出来 | 第28页 |
3.3 我国医疗损害责任立法完善 | 第28-32页 |
3.3.1 《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责任规定中不足之处的弥补 | 第28-30页 |
3.3.1.1 引入举证责任缓和原则 | 第28-29页 |
3.3.1.2 改革医疗损害的鉴定 | 第29页 |
3.3.1.3 就“当时医疗水平”的判断应当考虑差别 | 第29-30页 |
3.3.2 建立医疗赔偿相关制度 | 第30-32页 |
3.3.2.1 建立医疗损害责任保险制度 | 第30-31页 |
3.3.2.2 建立限额赔偿制度 | 第31页 |
3.3.2.3 建立医疗赔偿基金会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