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窗内图像配准的运动物体检测模型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IRTSW模型概述 | 第17-20页 |
2.1 IRTSW模型的主要思想 | 第17-18页 |
2.2 IRTSW模型的主要步骤 | 第18-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图像特征的提取与匹配 | 第20-26页 |
3.1 SIFT特征 | 第20-24页 |
3.2 KD-Tree算法 | 第24-2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时间窗内的图像配准 | 第26-35页 |
4.1 单应性矩阵 | 第26页 |
4.2 两帧图像配准 | 第26-29页 |
4.3 时间窗内图像序列的配准 | 第29-32页 |
4.3.1 相邻帧配准 | 第30-31页 |
4.3.2 逐帧融合配准 | 第31-32页 |
4.4 观察值序列的获得 | 第32-3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基于配准的无监督码本模型 | 第35-46页 |
5.1 经典码本模型简介 | 第35页 |
5.2 无监督码本模型 | 第35-44页 |
5.2.1 码字格式定义 | 第36-37页 |
5.2.2 场景背景分类及特点 | 第37-40页 |
5.2.3 码字类型转变规则 | 第40-42页 |
5.2.4 无监督码本模型的运动目标检测 | 第42-43页 |
5.2.5 无监督码本模型伪代码及示意图 | 第43-44页 |
5.2.6 图像的后期处理 | 第4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6章 实验和分析 | 第46-50页 |
6.1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50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