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12-14页 |
摘要 | 第14-21页 |
Abstract | 第21-29页 |
1 前言 | 第30-34页 |
2 实验材料 | 第34-38页 |
2.1 动物 | 第34页 |
2.2 药物 | 第34页 |
2.3 试剂 | 第34-36页 |
2.4 仪器与设备 | 第36-38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8-54页 |
3.1 制备大鼠AA模型 | 第38页 |
3.1.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第38页 |
3.2 多发性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 AI)评定 | 第38页 |
3.3 关节肿胀度测定 | 第38-39页 |
3.4 关节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39页 |
3.5 脾脏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39页 |
3.6 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CD103的表达 | 第39-40页 |
3.7 大鼠骨髓源DCs(BMDCs)的分离和诱导 | 第40-41页 |
3.7.1 大鼠骨髓细胞的分离 | 第40页 |
3.7.2 大鼠BMDCs的诱导 | 第40页 |
3.7.3 DCs的形态学观察与鉴定 | 第40-41页 |
3.8 DCs表型与功能检测 | 第41页 |
3.8.1 AA大鼠炎症不同时期脾脏DCs表型的检测 | 第41页 |
3.8.2 BAFF对BMDCs表型影响的检测 | 第41页 |
3.8.3 DCs抗原摄取能力检测 | 第41页 |
3.8.4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 | 第41页 |
3.9 滑膜细胞培养 | 第41-42页 |
3.9.1 大鼠FLS的分离与培养 | 第41-42页 |
3.9.2 人滑膜细胞株MH7A培养传代 | 第42页 |
3.10 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 第42-43页 |
3.10.1 脾脏匀浆 | 第42页 |
3.10.2 血清 | 第42页 |
3.10.3 细胞上清 | 第42-43页 |
3.10.4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BAFF等细胞因子水平 | 第43页 |
3.11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AA大鼠脾脏组织、DCs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多个蛋白分子mRNA的表达 | 第43-46页 |
3.11.1 总RNA提取 | 第43页 |
3.11.2 cDNA制备 | 第43页 |
3.11.3 引物设计及产物扩增 | 第43-46页 |
3.11.4 QRT-PCR或RT-PCR检测各mRNA的水平 | 第46页 |
3.12 Western Blot(WB)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水平 | 第46-49页 |
3.12.1 蛋白质的提取 | 第46-47页 |
3.12.2 蛋白质定量(BCA法) | 第47-48页 |
3.12.3 操作步骤 | 第48-49页 |
3.1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受体的表达情况 | 第49-50页 |
3.14 流式细胞术检测DCs凋亡 | 第50页 |
3.15 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膜受体表达 | 第50页 |
3.16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 | 第50页 |
3.17 共培养 | 第50-51页 |
3.18 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 | 第51页 |
3.19 细胞内cAMP水平的检测 | 第51-52页 |
3.2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检测MH7A中BCMA和TRAF2的表达 | 第52页 |
3.21 免疫共沉淀法检测TRAF2和GRK2以及EP4和GRK2的共表达情况 | 第52-53页 |
3.21.1 样本制备 | 第52页 |
3.21.2 免疫共沉淀实验步骤 | 第52页 |
3.21.3 洗涤 | 第52-53页 |
3.22 统计学分析 | 第53-54页 |
4 实验结果 | 第54-88页 |
4.1 BAFF及其受体在AA大鼠炎症不同阶段的变化及CP-25的作用 | 第54-63页 |
4.1.1 AA大鼠炎症过程中关节炎指数及足爪肿胀特点及CP-25的作用 | 第54-55页 |
4.1.2 AA大鼠炎症不同阶段脾脏、滑膜的病理变化及CP-25的作用 | 第55-57页 |
4.1.3 AA大鼠炎症不同阶段血清及脾脏匀浆中BAFF水平的变化及CP-25的作用 | 第57-58页 |
4.1.4 CP-25对AA大鼠血清中BAFF和IL-1β水平的影响 | 第58-59页 |
4.1.5 AA大鼠炎症不同阶段脾脏匀浆中BAFF水平的变化与脾脏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59页 |
4.1.6 AA大鼠炎症不同阶段脾脏组织BAFF及其受体的mRNA表达的变化 | 第59-60页 |
4.1.7 AA大鼠炎症不同阶段脾脏组织BAFF三个受体蛋白表达的变化 | 第60-61页 |
4.1.8 AA大鼠炎症不同阶段DCs在脾脏中数量的变化 | 第61页 |
4.1.9 AA大鼠炎症不同阶段脾脏中DCs表型的变化及CP-25的作用 | 第61-63页 |
4.2 BAFF对DCs表型及功能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63-69页 |
4.2.1 BAFF处理的DCs与CD4+T细胞的MLR | 第63-65页 |
4.2.2 DCs上BAFF受体的表达 | 第65页 |
4.2.3 BAFF对DCs表型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65-66页 |
4.2.4 BAFF对DCs抗原摄取功能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66页 |
4.2.5 BAFF对DCs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66-67页 |
4.2.6 BAFF对DCs凋亡率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67-68页 |
4.2.7 BAFF对DCs上BAFF受体、凋亡相关蛋白及ERK/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68-69页 |
4.3 BAFF对FLS功能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69-77页 |
4.3.1 BAFF-DCs对AA FLS增殖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69-70页 |
4.3.2 BAFF-DCs对AA FLS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70-71页 |
4.3.3 BAFF-DCs对AA FLS中MMP9表达的影响 | 第71-72页 |
4.3.4 BAFF对人RA滑膜细胞株MH7A细胞功能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机制 | 第72-77页 |
4.3.4.1 BAFF体外刺激MH7A细胞对COX2表达和PGE2分泌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72-73页 |
4.3.4.2 BAFF对MH7A细胞内cAMP水平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73-74页 |
4.3.4.3 BAFF对MH7A细胞分泌IL-1β,IL-6,TNF-α产生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74-75页 |
4.3.4.4 BAFF对MH7A增殖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75-77页 |
4.4 BAFF对MH7A细胞相关受体蛋白及相关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77-88页 |
4.4.1 BAFF及其受体在MH7A细胞中的表达 | 第77-78页 |
4.4.2 BCMA和TRAF2在MH7A细胞的共定位情况 | 第78-79页 |
4.4.3 BAFF对MH7A细胞BCMA、TRAF2及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79-80页 |
4.4.4 BAFF对MH7A细胞TRAF2与GRK2相互作用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80-81页 |
4.4.5 BAFF促进PGE2刺激EP4受体过度脱敏的机制及CP-25的作用 | 第81-88页 |
4.4.5.1 EPs受体在MH7A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 第81-82页 |
4.4.5.2 PGE2-EP4信号通路在BAFF对MH7A细胞分泌功能中的影响 | 第82-83页 |
4.4.5.3 BAFF对PGE2刺激MH7A细胞膜表达EP4受体和GRK2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83-84页 |
4.4.5.4 BAFF对EP4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处理不同时间MH7A细胞EP4受体膜表达的变化及CP-25的作用 | 第84-85页 |
4.4.5.5 BAFF对EP4受体激动剂处理不同时间MH7A细胞cAMP水平的变化及CP-25的作用 | 第85-86页 |
4.4.5.6 BAFF对PGE2刺激MH7A细胞EP4与GRK2共表达的影响及CP-25的作用 | 第86-88页 |
5 讨论 | 第88-97页 |
5.1 BAFF及其受体介导的DCs功能异常在AA大鼠炎症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88-90页 |
5.2 CP-25可通过调节DCs功能,抑制滑膜细胞异常活化,改善AA大鼠炎症免疫反应 | 第90-92页 |
5.3 BAFF信号和PGE2信号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滑膜细胞功能异常,CP-25可能通过改变GRK2活性调节BAFF对PGE2-EP4-cAMP信号转导平衡的影响 | 第92-97页 |
6 结论 | 第97-98页 |
7 下步工作设想 | 第98-99页 |
8 参考文献 | 第99-111页 |
附录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综述 The role of BAFF in the progression of | 第115-142页 |
References | 第130-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