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周围神经及神经节疾病论文--脊髓神经疾病论文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

前言第4-6页
中文摘要第6-11页
Abstract第11-16页
第1章 绪论第22-2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4-42页
    2.1 吉兰-巴雷综合征概述第24-28页
    2.2 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第28-29页
    2.3 Th17细胞的形成、调节及其在吉兰-巴雷综合征中的作用第29-35页
        2.3.1 Th17细胞形成相关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第29-30页
        2.3.2 Th17反应的负性调节因子第30-31页
        2.3.3 Th17效应分子的功能第31-33页
        2.3.4 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是吉兰-巴雷综合征潜在治疗靶点第33-35页
    2.4 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新方法展望第35-42页
        2.4.1 以IL-17A/IL-17RA通路为靶向的治疗方法第35-36页
        2.4.2 针对其他Th17细胞因子的治疗方法第36-37页
        2.4.3 以Th17细胞形成为靶点的治疗方法第37-42页
第3章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第42-52页
    3.1 前言第42页
    3.2 对象与方法第42-45页
        3.2.1 研究对象第42-44页
        3.2.2 临床分组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第44页
        3.2.3 抗GM1及GT1a抗体检测第44-45页
        3.2.4 统计学方法第45页
    3.3 结果第45-49页
        3.3.1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导致GBS的一般临床特征第45-48页
        3.3.2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导致GBS病情重且短期预后不良第48页
        3.3.3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导致GBS与非外源性神经节苷脂组AMAN患者的临床特征的比较第48-49页
    3.4 讨论第49-50页
    3.5 结论第50-52页
第4章 成人与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比较第52-64页
    4.1 前言第52页
    4.2 对象与方法第52-53页
        4.2.1 研究对象第52-53页
        4.2.2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第53页
        4.2.3 治疗疗效的评价第53页
        4.2.4 统计学方法第53页
    4.3 结果第53-61页
        4.3.1 儿童与成人GBS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第53-54页
        4.3.2 儿童与成人GBS疾病发生的季节及月份分布对比第54-56页
        4.3.3 成人及儿童AMAN及AIDP临床特征比较第56-58页
        4.3.4 儿童GBS呼吸衰竭的预测因素第58-59页
        4.3.5 IVIg治疗对成人及儿童GBS患者治疗疗效的比较第59-61页
    4.4 讨论第61-63页
        4.4.1 儿童GBS临床特征不同于成人第61-62页
        4.4.2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儿童GBS呼吸衰竭独立危险因素第62-63页
    4.5 结论第63-64页
第5章 糖皮质激素对成人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效果分析第64-76页
    5.1 前言第64页
    5.2 对象与方法第64-66页
        5.2.1 研究对象第64-65页
        5.2.2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第65页
        5.2.3 治疗分组及治疗疗效的评价第65-66页
        5.2.4 统计学分析第66页
    5.3 结果第66-73页
        5.3.1 入组GBS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第66-69页
        5.3.2 呼吸衰竭GBS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第69-70页
        5.3.3 不同治疗方法对HFGS=4 分的GBS患者疗效比较第70-72页
        5.3.4 不同治疗方法对可行走GBS患者疗效比较第72-73页
    5.4 讨论第73-75页
        5.4.1 糖皮质激素作为呼吸衰竭GBS患者的附加治疗不利于其短期预后第73-75页
        5.4.2 轻型GBS患者对症支持治疗的治疗效果与IVIg治疗相当第75页
    5.5 结论第75-76页
第6章 空腹血糖水平与成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第76-81页
    6.1 前言第76页
    6.2 对象与方法第76-77页
        6.2.1 研究对象及临床分组第76-77页
        6.2.2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第77页
        6.2.3 统计学分析第77页
    6.3 结果第77-79页
        6.3.1 空腹血糖升高组及正常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第77-78页
        6.3.2 空腹血糖升高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较重且短期预后不良第78-79页
    6.4 讨论第79-80页
    6.5 结论第80-81页
第7章 成人吉兰-巴雷综合征呼吸衰竭及短期预后的临床预测第81-90页
    7.1 前言第81页
    7.2 对象与方法第81-82页
        7.2.1 研究对象第81-82页
        7.2.2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第82页
        7.2.3 临床分组及短期预后的评定第82页
        7.2.4 统计学分析第82页
    7.3 结果第82-88页
        7.3.1 入组GBS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第82-83页
        7.3.2 GBS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预测因素第83-85页
        7.3.3 呼吸衰竭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临床预测因素第85-87页
        7.3.4 呼吸衰竭合并重度瘫痪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第87-88页
    7.4 讨论第88-89页
        7.4.1 GBS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预测因素第88-89页
        7.4.2 呼吸衰竭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临床预测因素第89页
    7.5 结论第89-90页
第8章 结论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12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2-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
下一篇:脑胶质瘤靶向纳米药物及其与放疗联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