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概念股美国退市与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方法、内容及结构框架第9-10页
        1.2.1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9-10页
        1.2.2 本文结构框架第10页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0-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3-21页
    2.1 文献综述第13-17页
        2.1.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4页
        2.1.2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7页
        2.1.3 文献综述总结第17页
    2.2 理论研究第17-21页
        2.2.1 市场分割理论第17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第17-18页
        2.2.3 价值低估理论第18-19页
        2.2.4 规避监管理论第19-21页
第3章 中概股在美国概况第21-29页
    3.1 中概股在美国上市的发展阶段第22-24页
        3.1.1 以TMT企业带动的赴美上市第一次风潮第22页
        3.1.2 以TMT企业带动的赴美上市第二次风潮第22-23页
        3.1.3 以TMT企业带动的赴美上市第三次风潮第23页
        3.1.4 以TMT企业带动的赴美上市第四次风潮第23页
        3.1.5 以TMT企业带动的赴美上市第五次风潮第23-24页
    3.2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原因第24-29页
        3.2.1 中美上市制度差异明显第24-25页
        3.2.2 美国资本市场相较于中国资本市场拥有巨大的优势第25-26页
        3.2.3 中美股票市场的再融资能力差异第26-27页
        3.2.4 提升国际知名度第27-29页
第4章 中概股退市第29-53页
    4.1 在美中概股退市潮的出现第29-31页
        4.1.1 在美中概股的第一次退市潮第29-30页
        4.1.2 在美中概股的第二次退市潮第30-31页
    4.2 在美中概股退市原因第31-45页
        4.2.1 主动退市原因分析第36-43页
        4.2.2 被动退市的原因分析第43-45页
    4.3 在美中概股退市方式及后续安排第45-53页
        4.3.1 在美中概股主动退市的方式第46-48页
        4.3.2 在美中概股主动退市的资金筹集第48-49页
        4.3.3 在美中概股主动退市之后的安排第49-53页
第5章 案例分析—奇虎 360第53-61页
    5.1 公司简介第53页
    5.2 奇虎360的私有化退市第53-54页
    5.3 奇虎360估值研究第54-59页
        5.3.1 估值模型介绍第54页
        5.3.2 应用绝对估值模型对奇虎360估值第54-59页
        5.3.3 应用相对估值法对奇虎360估值第59页
    5.4 对奇虎360私有化的评价第59-61页
        5.4.1 短期评价第59-60页
        5.4.2 长期评价第60-61页
第6章 中概股退市产生的影响第61-69页
    6.1 退市的信息效应第61-62页
        6.1.1 竞争环境原则第61-62页
        6.1.2 骨牌效应第62页
    6.2 在美中概股退市对国内外的影响第62-69页
        6.2.1 对中国国内产生的影响第62-66页
        6.2.2 对美国及国际的影响第66-69页
第7章 总结及建议第69-73页
    7.1 总结第69页
    7.2 建议第69-73页
        7.2.1 对企业的建议第69-70页
        7.2.2 对国内监管当局的建议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附录A第75-8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5-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