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与市场论文--广告论文

感知个性化对信息流广告用户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 研究框架第15-17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7-26页
    2.1 相关理论第17-20页
        2.1.1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第17-19页
        2.1.2 涉入理论第19-20页
        2.1.3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理论(ELM)第20页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0-26页
        2.2.1 感知个性化第20-22页
        2.2.2 感知相关性第22-24页
        2.2.3 用户APP满意度第24-26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6-34页
    3.1 研究模型的构建第26页
    3.2 研究假设第26-28页
        3.2.1 感知相关性的中介作用第26-27页
        3.2.2 用户APP满意度的调节作用第27-28页
    3.3 变量操作化定义第28-32页
        3.3.1 感知个性化第28-29页
        3.3.2 感知相关性第29-30页
        3.3.3 品牌态度第30-31页
        3.3.4 点击意愿第31页
        3.3.5 用户APP满意度第31-32页
    3.4 问卷设计第32-34页
第四章 实证研究第34-45页
    4.1 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第34-35页
        4.1.1 数据收集第34页
        4.1.2 样本特征第34-35页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5-39页
        4.2.1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35-36页
        4.2.2 信度分析第36-37页
        4.2.3 效度分析第37-39页
    4.3 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第39-45页
        4.3.1 模型的整体拟合度分析第39-40页
        4.3.2 中介效应分析第40-42页
        4.3.3 调节效应分析第42-45页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第45-49页
    5.1 假设验证结果第45页
    5.2 感知相关性的中介效应分析第45-47页
    5.3 用户APP满意度的调节效应分析第47-48页
    5.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4页
    6.1 主要结论第49-50页
    6.2 营销建议第50-52页
        6.2.1 广告投放平台第50-51页
        6.2.2 广告主第51-52页
    6.3 可能的创新点第52-53页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附录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作不安全感、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下一篇: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