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原材料 | 第10页 |
1.1.2 磷酸镁水泥基材料性能 | 第10-12页 |
1.1.3 常用缓凝剂 | 第12页 |
1.1.4 热力学模拟方法简介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MAPC水化机理与水化产物 | 第13-16页 |
1.2.2 MKPC水化机理与水化产物 | 第16-17页 |
1.2.3 水泥基材料热力学模拟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热力学模拟基础 | 第18-20页 |
1.3.1 热力学模拟软件及数据库 | 第18-19页 |
1.3.2 热力学数据库 | 第19页 |
1.3.3 热力学模拟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4.3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热力学数据库的建立与验证 | 第22-30页 |
2.1 研究方法及模型介绍 | 第22-24页 |
2.1.1 离子活度与离子强度 | 第22页 |
2.1.2 热力学计算模型 | 第22-24页 |
2.2 磷酸镁水泥热力学数据库的建立 | 第24页 |
2.3 模型可靠性验证 | 第24-25页 |
2.4 磷酸镁水泥水化产物稳定存在条件 | 第25-28页 |
2.4.1 MAPC水化产物稳定存在条件 | 第25-27页 |
2.4.2 MKPC水化产物稳定存在条件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磷酸氨镁水泥热力学模拟研究 | 第30-58页 |
3.1 MAPC体系溶液PH值的发展 | 第30-31页 |
3.2 MAPC水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体积、质量的影响 | 第31-34页 |
3.2.1 反应物浓度对水化产物物质的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2 反应物浓度对水化产物体积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3 反应物浓度对水化产物质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原材料浓度对水化产物物质的量的影响 | 第34-41页 |
3.3.1 NH_4H_2PO_4含量对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34-37页 |
3.3.2 MgO对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37-41页 |
3.4 MAPC水化产物出现和消失的条件 | 第41-45页 |
3.4.1 MAPC水化产物出现和消失的条件 | 第41-44页 |
3.4.2 MKPC总体的水化产物存在的特征线 | 第44-45页 |
3.5 MAPC水化产物总体积、总质量及平均密度 | 第45-47页 |
3.5.1 MAPC水化产物的总体积 | 第45-46页 |
3.5.2 MAPC体系水化产物的总质量 | 第46-47页 |
3.5.3 MAPC体系水化产物的平均密度 | 第47页 |
3.6 W/P值对MAPC体系的影响 | 第47-51页 |
3.6.1 M/P值对离子活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3.6.2 M/P比对MAPC体系水化体积及pH的影响 | 第49-50页 |
3.6.3 M/P比对MAPC体系水化产物质量及密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3.7 外加剂对MAPC的影响 | 第51-54页 |
3.7.1 磷酸铵盐离子活度和pH值计算 | 第51-52页 |
3.7.2 外加剂掺入对pH值得影响 | 第52-54页 |
3.8 温度对MKPC水化产物形成的影响 | 第54-55页 |
3.9 粉煤灰、矿渣掺量对磷酸氨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磷酸钾镁水泥热力学模拟研究 | 第58-86页 |
4.1 MKPC体系溶液PH值的发展 | 第58-59页 |
4.2 MKPC体系水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体积以及质量 | 第59-61页 |
4.2.1 反应物浓度对水化产物物质的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2 反应物浓度对水化产物体积的影响 | 第60-61页 |
4.2.3 反应物浓度对水化产物质量的影响 | 第61页 |
4.3 原材料浓度对水化产物物质的量的影响 | 第61-71页 |
4.3.1 KH_2PO_4含量对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62-66页 |
4.3.2 MgO对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66-71页 |
4.4 水化产物溶解和析出条件 | 第71-75页 |
4.4.1 MKPC体系水化产物形成和消失的条件 | 第71-74页 |
4.4.2 MKPC总体的水化产物存在的特征线 | 第74-75页 |
4.5 水化产物的总体积、质量和密度 | 第75-76页 |
4.5.1 水化产物的总体积 | 第75页 |
4.5.2 水化产物的总质量 | 第75-76页 |
4.5.3 水化产物的平均密度 | 第76页 |
4.6 M/P对MKPC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76-79页 |
4.6.1 M/P值对离子活度的影响 | 第76-78页 |
4.6.2 M/P比对MAPC体系水化体积及pH的影响 | 第78-79页 |
4.7 外加剂对MKPC体系的影响 | 第79-82页 |
4.7.1 磷酸钾盐的离子活度和pH值范围 | 第79-80页 |
4.7.2 外加剂掺量对KH_2PO_4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80-81页 |
4.7.3 外加剂类型及掺入量对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81-82页 |
4.8 温度对MKPC水化产物形成的影响 | 第82-83页 |
4.9 粉煤灰、矿渣掺量对磷酸钾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 第83-84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5.1 结论 | 第86页 |
5.2 展望 | 第86-88页 |
附录 | 第88-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