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社会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经济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RS/GIS的空间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1.4.2 AHP层次分析法 | 第17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17-19页 |
1.6 论文技术框架 | 第19-20页 |
第2章 旅游地产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概述 | 第20-38页 |
2.1 生态安全格局相关概念综述 | 第20-22页 |
2.1.1 生态安全 | 第20-21页 |
2.1.2 生态安全格局 | 第21-22页 |
2.2 旅游地产研究 | 第22-27页 |
2.2.1 旅游地产的定义 | 第22-23页 |
2.2.2 旅游地产的特点 | 第23-24页 |
2.2.3 典型旅游地产的分类 | 第24-27页 |
2.3 生态安全格局相关理论综述 | 第27-29页 |
2.3.1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 第27-28页 |
2.3.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 第28-29页 |
2.4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29-34页 |
2.4.1 国内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现状 | 第29-32页 |
2.4.2 国内外旅游地产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2.5 长白山生态安全格局及旅游地产研究现状 | 第34-36页 |
2.5.1 长白山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2.5.2 旅游地产评价研究现状 | 第35-36页 |
2.6 研究范围界定 | 第36-3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长白山区域生态格局构建与研究 | 第38-80页 |
3.1 长白山现状生态格局体系构建 | 第38-55页 |
3.1.1 指标释义 | 第38-42页 |
3.1.2 自然因子评价标准 | 第42-53页 |
3.1.3 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53-54页 |
3.1.4 生态格局评价体系 | 第54-55页 |
3.2 基于ArcGIS系统下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第55-73页 |
3.2.1 研究方法及其科学性 | 第55-58页 |
3.2.2 长白山生态格局建构 | 第58-73页 |
3.2.3 小结 | 第73页 |
3.3 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格局下旅游地产项目研究 | 第73-79页 |
3.3.1 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下研究 | 第73-74页 |
3.3.2 中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下研究 | 第74页 |
3.3.3 高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下研究 | 第74-75页 |
3.3.4 旅游地产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 | 第75-7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4章 长白山旅游地产项目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第80-118页 |
4.1 长白山旅游地产项目发展历程 | 第80-83页 |
4.1.1 萌芽形成期(1980-1993):生态环境良好 | 第80页 |
4.1.2 产业兴起期(1993-1998):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 第80-81页 |
4.1.3 缓慢发展期(1998-2000):生态环境质量逐步下降 | 第81页 |
4.1.4 平稳过度期(1998-2006):区域环境压力增加 | 第81-82页 |
4.1.5 蓬勃兴盛期(2006-至今):生态环境质量恶化 | 第82页 |
4.1.6 小结 | 第82-83页 |
4.2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长白山旅游地产项目评价体系构建 | 第83-93页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83-84页 |
4.2.2 指标释义 | 第84-88页 |
4.2.3 旅游地产项目指标体系 | 第88-89页 |
4.2.4 旅游地产评价指标权重 | 第89页 |
4.2.5 社会因子评价标准 | 第89-91页 |
4.2.6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长白山旅游地产评价模型构建 | 第91-93页 |
4.2.7 小结 | 第93页 |
4.3 长白山现状旅游地产项目建设评价 | 第93-100页 |
4.3.1 样本概况 | 第94-96页 |
4.3.2 建设前后对比 | 第96-99页 |
4.3.4 评价结果 | 第99-100页 |
4.4 长白山旅游地产项目评价结果论证与研究 | 第100-105页 |
4.4.1 实地论证 | 第100-104页 |
4.4.2 论证结果研究 | 第104-105页 |
4.5 评价体系的调整 | 第105-113页 |
4.5.1 评价体系的调整 | 第105-110页 |
4.5.2 空间管制的划分 | 第110-113页 |
一、禁建区-世界人与自然保护区、濒危动植物保护区 | 第110-111页 |
二、适建区-城市增张边界 | 第111-112页 |
三、限建区-其他区域 | 第112-113页 |
4.6 长白山旅游地产项目生态安全格局实施与应用 | 第113-118页 |
4.6.1 长白山旅游地产项目生态安全格局建设保障措施 | 第113-114页 |
4.6.2 长白山旅游地产项目生态安全格局建设意见 | 第114-118页 |
结论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3-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