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寒武系含膏碳酸盐岩构造物理模拟及成藏模式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含膏岩碳酸盐岩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物理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膏盐岩对成藏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3-14页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勘探现状 | 第14-25页 |
2.1 构造背景 | 第14-16页 |
2.1.1 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 | 第14-15页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第15-16页 |
2.2 地层特征 | 第16-17页 |
2.3 沉积特征 | 第17-18页 |
2.4 膏盐岩发育特征 | 第18-23页 |
2.5 研究区勘探现状 | 第23-25页 |
第3章 构造物理模拟原理及实验材料选择 | 第25-48页 |
3.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原理 | 第25-28页 |
3.1.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基本原则 | 第25页 |
3.1.2 相似基本理论及相似参数选择 | 第25-27页 |
3.1.3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一般步骤 | 第27-28页 |
3.2 实验材料选择 | 第28-29页 |
3.3 典型圈闭特征及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设计思路 | 第29-32页 |
3.4 典型圈闭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过程分析 | 第32-42页 |
3.4.1 模型一 | 第32-36页 |
3.4.2 模型二 | 第36-39页 |
3.4.3 模型三 | 第39-42页 |
3.5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讨论 | 第42-48页 |
3.5.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构造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42-44页 |
3.5.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成藏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44-48页 |
第4章 蜀南地区成藏模式及有利区带预测 | 第48-70页 |
4.1 成藏要素分析 | 第48-57页 |
4.1.1 烃源岩特征 | 第48-52页 |
4.1.2 储层特征 | 第52-57页 |
4.1.3 盖层特征 | 第57页 |
4.2 典型圈闭分析及成藏模式探讨 | 第57-66页 |
4.2.1 典型圈闭分析 | 第57-65页 |
4.2.2 气藏模式探讨 | 第65-66页 |
4.3 勘探有利区预测 | 第66-70页 |
4.3.1 龙王庙组有利区带评价 | 第66-68页 |
4.3.2 洗象池群有利区带评价 | 第68-7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