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S | 第7-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9页 |
·不同氮效率油菜农艺性状的差异 | 第11-12页 |
·不同氮效率基油菜理特性的差异 | 第12-15页 |
·不同氮效率油菜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 第15-18页 |
·其它作物不同品种的比较研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方案 | 第19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1-39页 |
·不同供氮水平下油菜的氮效率、吸收效率以及利用效率 | 第21-22页 |
·不同氮水平下氮高效和氮低效甘蓝型油菜的氮素累积 | 第22-25页 |
·甘蓝型油菜成熟期单株氮素累积 | 第22-23页 |
·甘蓝型油菜成熟期各器官氮素分配 | 第23-25页 |
·甘蓝型油菜生育前期地上部分单株氮素累积 | 第25页 |
·不同氮水平下氮高效和氮低效甘蓝型油菜的氮浓度 | 第25-27页 |
·甘蓝型油菜成熟期单株氮浓度 | 第25-26页 |
·甘蓝型油菜成熟期各器官氮浓度 | 第26页 |
·甘蓝型油菜生育前期地上部分的氮浓度 | 第26-27页 |
·不同供氮条件下的油菜生物量 | 第27-31页 |
·油菜成熟期单株总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生物量 | 第27-28页 |
·油菜成熟期根的生物量与根冠比 | 第28-29页 |
·油菜成熟期各器官生物量的构成 | 第29-31页 |
·油菜生育前期地上部分生物量 | 第31页 |
·不同供氮条件下的油菜籽粒产量及相关农学性状 | 第31-34页 |
·油菜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 | 第31-32页 |
·油菜产量三要素 | 第32-34页 |
·不同供氮条件下油菜的其它农学性状 | 第34-35页 |
·不同供氮条件下油菜生育前期的叶绿素含量 | 第35-36页 |
·不同供氮条件下油菜的磷营养特性 | 第36-37页 |
·成熟期油菜单株磷累积量 | 第36-37页 |
·成熟期油菜单株含磷量 | 第37页 |
·不同供氮条件下油菜的钾营养特性 | 第37-39页 |
·成熟期油菜单株钾累积量 | 第37-38页 |
·成熟期油菜单株含钾量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9-42页 |
·氮效率、吸收效率与氮利用效率 | 第39页 |
·油菜氮效率与氮素含量、氮素累积量的关系 | 第39-40页 |
·油菜氮效率与农艺性状关系 | 第40-41页 |
·油菜氮效率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 第41页 |
·油菜氮效率与磷、钾营养特性的关系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