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分布式缓存中事件机制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与设计目的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设计目的第10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11页
    1.3 主要创新点第11页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第13-20页
    2.1 Linux下的网络I/O模型第13-14页
        2.1.1 Linux平台下I/O多路复用技术介绍第13页
        2.1.2 I/O多路复用函数epoll第13-14页
    2.2 Linux下多线程并发编程第14-18页
        2.2.1 多进程编程及多线程编程模型选择第15-16页
        2.2.2 多线程编程的互斥锁及条件变量第16-18页
    2.3 线程间基于pipe的消息通知机制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事件机制子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整体设计第20-29页
    3.1 需求分析第20-23页
    3.2 事件机制的整体架构设计第23-27页
    3.3 事件机制对外接口设计第27-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事件机制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29-49页
    4.1 事件机制各功能模块介绍第29-30页
    4.2 事件机制功能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第30-47页
        4.2.1 事件机制初始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30-33页
        4.2.2 事件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33-37页
        4.2.3 主线程监听请求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37-39页
        4.2.4 工作线程处理网络I/O模块的实现第39-42页
        4.2.5 定时器模块设计和实现第42-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系统整体测试第49-57页
    5.1 测试环境第49页
    5.2 事件机制子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第49-55页
        5.2.1 网络I/O功能测试第49-51页
        5.2.2 定时器功能测试第51-53页
        5.2.3 该事件机制与Libevent、AE事件库性能对比第53-55页
    5.3 使用该事件机制的缓存系统性能测试第55-56页
        5.3.1 响应时间测试第55-56页
        5.3.2 不同并发下吞吐量的测试第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总结第57-59页
    6.1 论文总结第57页
    6.2 当前系统需进一步完善的工作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OS的融合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面向应急成品粮物流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数据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