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的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论文逻辑结构第14-15页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第15-16页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6-26页
    2.1 论基础第16-19页
        2.1.1 企业价值理论第16页
        2.1.2 企业资源理论第16-17页
        2.1.3 协同效应理论第17-18页
        2.1.4 论基础述评第18-19页
    2.2 文献综述第19-22页
        2.2.1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第19-20页
        2.2.2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第20-21页
        2.2.3 文献述评第21-22页
    2.3 产融结合相关概念和特征第22-26页
        2.3.1 产融结合的概念第22页
        2.3.2 企业集团的概念第22-23页
        2.3.3 产融结合的方式第23页
        2.3.4 产融结合的特征第23-24页
        2.3.5 国内产融结合的发展及现状第24-26页
3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6-39页
    3.1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第26-31页
        3.1.1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背景第26-27页
        3.1.2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的主要成效第27-30页
        3.1.3 华润集团深化产融结合的必要性第30-31页
    3.2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的问题分析第31-39页
        3.2.1 服务于产业的华润金融竞争力不足第31-34页
        3.2.2 产业资本单方面地补充金融资本第34-36页
        3.2.3 华润银行身为城商行受地域限制第36页
        3.2.4 审计事件揭示风险管理亟待加强第36-37页
        3.2.5 兼具产业和金融背景的人才匮乏第37-39页
4 GE产融结合的优势分析与借鉴启示第39-53页
    4.1 GE产融结合的发展背景第39-41页
        4.1.1 选择GE为对标的比较性分析第39-40页
        4.1.2 GE产融结合的发展背景第40-41页
    4.2 GE产融结合的主要优势第41-47页
        4.2.1 产业与金融业享有较高信用评级第41-42页
        4.2.2 产业与金融服务的相互渗透第42-43页
        4.2.3 互联网金融促进全球化发展第43-45页
        4.2.4 合理的风险管理框架第45-46页
        4.2.5 高效的产融结合型雇员第46-47页
    4.3 GE产融结合的借鉴启示第47-53页
        4.3.1 依托产业循序渐进地创新金融业务第47-48页
        4.3.2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实现资源互补第48-49页
        4.3.3 互联网金融平台不受地域监管限制第49页
        4.3.4 风险管理以风险防范与控制为保障第49-51页
        4.3.5 产融结合型雇员须大力培养与开发第51-52页
        4.3.6 GE产融结合对华润集团的启示第52-53页
5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的解决对策第53-66页
    5.1 创新产融结合业务以提升华润金融竞争力第53-56页
        5.1.1 信用创新第53-54页
        5.1.2 流动性创新第54-55页
        5.1.3 风险转移创新第55-56页
    5.2 建立战略策应模型以促进产融资源的互补第56-59页
        5.2.1 战略执行第57页
        5.2.2 金融潜力第57页
        5.2.3 竞争潜力第57-58页
        5.2.4 服务水平第58页
        5.2.5 小结第58-59页
    5.3 打造优质互联网金融平台以突破地域限制第59-62页
        5.3.1 战略合作第60页
        5.3.2 兼并与收购第60-61页
        5.3.3 完善平台第61-62页
    5.4 完善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以加强风险管理第62-64页
        5.4.1 风险组织的构造第62页
        5.4.2 风险识别与防范第62-63页
        5.4.3 风险管理与控制第63-64页
    5.5 培育产融结合型雇员以解决人才匮乏问题第64-66页
        5.5.1 制定培养与开发计划第64页
        5.5.2 举办产融结合型产品设计大赛第64-65页
        5.5.3 推行绩效偿还制教育金融第65-66页
6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K-means-遗传算法的众包配送网络优化研究
下一篇:PPP模式在云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