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Web工作流建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选题背景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8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8-19页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工作流建模技术背景第21-25页
    2.1 建模系统可视化技术分析第21-22页
    2.2 浏览器兼容性检测技术分析第22页
    2.3 B/S设计模式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工作流建模系统需求分析第25-33页
    3.1 建模系统的设计目标第25页
    3.2 建模系统的功能分析第25-32页
        3.2.1 工作流模型的功能描述第25-27页
        3.2.2 可视化组件的功能性需求第27-31页
        3.2.3 建模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第31-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工作流建模系统概要设计第33-43页
    4.1 建模系统的设计目标第33页
    4.2 建模系统的技术架构第33-35页
        4.2.1 建模系统的物理架构第33-34页
        4.2.2 建模系统的逻辑架构第34-35页
    4.3 建模系统的功能架构第35-41页
        4.3.1 建模系统功能设计第35-37页
        4.3.2 建模系统功能流程第37-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建模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第43-63页
    5.1 建模系统整体建模第43-45页
    5.2 建模系统模块设计第45-54页
        5.2.1 基础图形模块的设计第45-47页
        5.2.2 工作流创建模块的设计第47-48页
        5.2.3 工作流控制模块的设计第48-50页
        5.2.4 工作流编辑模块的设计第50-52页
        5.2.5 数据解析模块的设计第52-53页
        5.2.6 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第53-54页
    5.3 建模系统的关键实现第54-61页
        5.3.1 基础图形图形模块的实现第54-56页
        5.3.2 工作流创建模块的实现第56页
        5.3.3 工作流控制模块的实现第56-57页
        5.3.4 工具流编辑模块的实现第57-59页
        5.3.5 模型数据解析的实现第59页
        5.3.6 数据传输模块的实现第59-61页
    5.4 XML数据格式标准第61-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建模系统的测试第63-71页
    6.1 测试目的和方法第63页
    6.2 功能测试第63-67页
    6.3 性能测试第67-68页
    6.4 安全测试第68页
    6.5 本章小结第68-7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7.1 总结第71页
    7.2 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作者简介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人主动视觉的工件识别定位与抓取研究
下一篇:四川师范大学自主招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