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2. 基于身份密码体制基础知识 | 第14-26页 |
2.1 基于身份密码体制概述 | 第14-16页 |
2.1.1 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提出 | 第14-15页 |
2.1.2 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特点 | 第15-16页 |
2.1.3 基于身份密码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2.2 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2.2.1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 第16-18页 |
2.2.2 双线性配对性质 | 第18-19页 |
2.2.3 单向散列函数 | 第19-21页 |
2.3 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形式化定义 | 第21-25页 |
2.3.1 基于身份加密方案的形式化定义 | 第21-23页 |
2.3.2 基于身份数字签名方案的形式化定义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移动支付技术与协议 | 第26-36页 |
3.1 三种典型的移动支付技术方案 | 第26-29页 |
3.1.1 短信支付方案 | 第26-27页 |
3.1.2 客户端支付方案 | 第27-28页 |
3.1.3 智能卡支付方案 | 第28-29页 |
3.2 移动支付安全协议 | 第29-30页 |
3.2.1 移动支付安全协议概念 | 第29-30页 |
3.2.2 移动支付安全协议设计要求 | 第30页 |
3.3 两种常用的安全支付协议 | 第30-35页 |
3.3.1 SSL安全协议 | 第30-32页 |
3.3.2 SET安全协议 | 第32-34页 |
3.3.3 SSL协议与SET协议的对比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 | 第36-46页 |
4.1 支付协议的设计目标 | 第36-37页 |
4.2 新的安全协议介绍 | 第37-41页 |
4.2.1 安全协议的模型 | 第37-38页 |
4.2.2 安全协议的流程 | 第38-39页 |
4.2.3 假设条件 | 第39页 |
4.2.4 符号说明 | 第39-40页 |
4.2.5 安全协议交易过程 | 第40-41页 |
4.3 协议的分析 | 第41-45页 |
4.3.1 安全性分析 | 第41-43页 |
4.3.2 性能分析比较 | 第43-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总结和展望 | 第46-48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46页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