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

休谟道德动机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第9-11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 休谟道德动机论的理论来源第16-23页
    2.1 霍布斯与洛克的动机论第16-19页
        2.1.1 霍布斯的完全利己论第16-18页
        2.1.2 洛克的合理利己论第18-19页
    2.2 情感主义动机论第19-23页
        2.2.1 莎夫茨伯里的道德感学说第19-20页
        2.2.2 哈奇森的仁爱动机理论第20-21页
        2.2.3 巴特勒的良心说第21-23页
3 休谟道德动机论的主要内容第23-37页
    3.1 道德动机论的怀疑论前提第23-27页
        3.1.1 怀疑主义的知识论第23-24页
        3.1.2 因果问题第24-26页
        3.1.3 人性的基本原则与理性能力的局限性第26-27页
    3.2 道德动机的来源与分类第27-32页
        3.2.1 道德动机的来源第28页
        3.2.2 道德动机的分类第28-32页
    3.3 同情、道德感与赞同对道德动机的作用第32-37页
        3.3.1 同情与道德动机第32-35页
        3.3.2 道德感与道德动机第35页
        3.3.3 赞同与道德动机第35-37页
4 休谟道德动机论评价第37-46页
    4.1 “欲望—信念”模式的典型学说第37-38页
    4.2 对休谟道德动机论中理性概念的评价第38-41页
        4.2.1 康德对休谟理性概念的批判第38-40页
        4.2.2 威廉斯对康德理性体系的回应和对休谟的辩护第40-41页
    4.3 对休谟道德动机论中欲望概念的评价第41-44页
        4.3.1 内格尔对休谟欲望概念的批判第41-42页
        4.3.2 史密斯对内格尔的回应和对休谟欲望概念的辩护第42-44页
    4.4 休谟道德动机论的当代价值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女情况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抽样偏差能完全解释“描述决策—经验决策差距”吗?
下一篇:左宗棠国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