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导论 | 第12-23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18页 |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述评 | 第13-15页 |
·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述评 | 第15-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相关说明及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1. 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3-31页 |
·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基本理论 | 第23-27页 |
·产业内贸易的定义 | 第23-24页 |
·与产业内贸易相关的理论 | 第24-26页 |
·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农产品贸易 | 第26-27页 |
·农产品贸易的相关基本理论 | 第27-31页 |
·弱质产业理论 | 第27-28页 |
·产业安全理论 | 第28-31页 |
2. 中欧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分析 | 第31-40页 |
·中欧农产品总体贸易结构分析 | 第31-33页 |
·中欧农产品分类贸易结构分析 | 第33-37页 |
·中欧农产品地区贸易结构分析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 第40-51页 |
·Grubel-Lloyd指数分析 | 第40-43页 |
·Brulhart指数分析 | 第43-46页 |
·Thom&McDowell指数分析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1-70页 |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51-56页 |
·样本来源、数据范围以及模型的设定 | 第56-57页 |
·回归分析 | 第57-66页 |
·国家特征回归模型 | 第57-61页 |
·产业特征回归模型 | 第6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70页 |
·国家特征影响因素 | 第66-67页 |
·产业特征影响因素 | 第67-70页 |
5. 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动因分析 | 第70-76页 |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理论分析 | 第70-73页 |
·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现实情况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6. 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总况及特征 | 第76-81页 |
·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总况 | 第76-77页 |
·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征 | 第77-79页 |
·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提高 | 第77-78页 |
·产业内贸易仍然依靠传统比较优势 | 第78-79页 |
·产业内贸易类型多为垂直型 | 第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7. 我国在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中的得利与损失 | 第81-88页 |
·我国在贸易利益方面的得失分析 | 第81-83页 |
1、市场开放程度扩大,消费者福利提高 | 第81-82页 |
2、初级产品比重大,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 | 第82-83页 |
·我国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的得失分析 | 第83-84页 |
1、获取先进技术,促进分工专业化,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 第83-84页 |
2、对初级产品支持力度较大,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 第84页 |
·我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方面的得失分析 | 第84-86页 |
1、进行产业内贸易,规避欧盟贸易保护政策 | 第84-85页 |
2、检验检测水平落后,遭遇欧盟绿色贸易壁垒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8. 全球贸易保护背景下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 | 第88-96页 |
·全球贸易保护背景下的中欧农产品贸易 | 第88-92页 |
·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前景预测 | 第92-93页 |
·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93-96页 |
1、加强技术创新,从根本上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 | 第93页 |
2、大力发展差异化产品,打响我国农产品自主品牌 | 第93-94页 |
3、建立健全农产品检验检疫机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 第94页 |
4、正确对待传统比较优势,促进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和谐发展 | 第94-95页 |
5、改善我国农业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个人简历 | 第100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