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洛维奇早期实践哲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三、本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四、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彼得洛维奇早期实践哲学的理论来源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新阐发 | 第16-21页 |
一、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 第16-18页 |
二、重塑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立场 | 第18-20页 |
三、重释辩证唯物主义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继续发展 | 第21-24页 |
一、对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发扬 | 第22-23页 |
二、对社会主义国家结构的溯源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借鉴吸收 | 第24-26页 |
一、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 第24-25页 |
二、罗素等人的分析哲学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彼得洛维奇早期实践哲学的理论架构 | 第26-40页 |
第一节 实践哲学的本体论维度 | 第26-32页 |
一、实践概念的本体论内涵 | 第26-27页 |
二、存在概念的本体论解读 | 第27-29页 |
三、真理与反映的本体论意义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实践哲学的方法论维度 | 第32-36页 |
一、辩证法的方法论意蕴 | 第32-34页 |
二、异化的方法论向度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实践哲学的价值论维度 | 第36-40页 |
一、人道主义是马克思思想内在的哲学基础 | 第36-37页 |
二、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核心观念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彼得洛维奇早期实践哲学的当代启示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 | 第40-45页 |
一、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解 | 第40-41页 |
二、拓展了实践哲学的理论视阈 | 第41-43页 |
三、建构了社会主义实践的批判方法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的局限性 | 第45-48页 |
一、建构性因素的缺席 | 第45页 |
二、对指导南斯拉夫社会实践的局限 | 第45-46页 |
三、对指导不断变化的当代世界的局限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