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背景 | 第14-16页 |
1.1.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 第14-15页 |
1.1.2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6-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20页 |
2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理论 | 第20-32页 |
2.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特性 | 第20-23页 |
2.1.1 功率传递特性 | 第20页 |
2.1.2 系统的可靠性 | 第20-21页 |
2.1.3 三阶互调截点 | 第21-22页 |
2.1.4 1dB压缩点 | 第22-23页 |
2.2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不同分类 | 第23-26页 |
2.2.1 线性功率放大模式 | 第23页 |
2.2.2 非线性功率放大模式 | 第23-24页 |
2.2.3 受控开关工作模式 | 第24-25页 |
2.2.4 功率管的不同工作类别 | 第25-26页 |
2.3 射频系统中的元器件模型 | 第26-28页 |
2.3.1 电阻模型 | 第26页 |
2.3.2 电感模型 | 第26-27页 |
2.3.3 电容模型 | 第27-28页 |
2.4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要点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射频集成理论分析 | 第32-42页 |
3.1 集成电路设计概述 | 第32-34页 |
3.1.1 集成电路的发展 | 第32-33页 |
3.1.2 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和环境 | 第33-34页 |
3.1.3 国内现有的集成电路制造单位简述 | 第34页 |
3.2 集成电路的主要材料及其结构和理论 | 第34-37页 |
3.2.1 集成电路所采用的主要材料 | 第34-35页 |
3.2.2 几种半导体材料及其结构 | 第35-37页 |
3.3 集成电路所用到的基本工艺 | 第37-38页 |
3.3.1 外延生长 | 第37页 |
3.3.2 掩膜版的制造 | 第37-38页 |
3.3.3 其他相关工艺 | 第38页 |
3.4 集成电路的器件工艺 | 第38-40页 |
3.4.1 HBT工艺 | 第38-39页 |
3.4.2 器件工艺的作用 | 第39-40页 |
3.4.3 HEMT工艺 | 第40页 |
3.4.4 CMOS工艺 | 第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系统设计 | 第42-62页 |
4.1 偏置电路的设计 | 第42-47页 |
4.1.1 偏置电路的原理和作用 | 第42-43页 |
4.1.2 偏置电路的几种方案 | 第43-47页 |
4.2 稳定性设计 | 第47-48页 |
4.2.1 放大系统稳定的基本理论 | 第47-48页 |
4.2.2 实现系统稳定的方法 | 第48页 |
4.3 低噪性设计 | 第48-50页 |
4.3.1 放大系统低噪声设计的基本理论 | 第48-49页 |
4.3.2 放大系统中噪声的分析计算 | 第49-50页 |
4.4 匹配电路的设计 | 第50-54页 |
4.4.1 匹配电路在放大系统中的作用 | 第50-51页 |
4.4.2 不同匹配电路对射频系统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3 史密斯圆图与ADS仿真的方法设计对应的匹配网络 | 第52-54页 |
4.5 滤波器的设计 | 第54-57页 |
4.5.1 应用在射频系统的滤波器基本原理 | 第54-55页 |
4.5.2 滤波器的设计方案 | 第55-57页 |
4.6 可靠性设计 | 第57-59页 |
4.6.1 功率管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理 | 第57-58页 |
4.6.2 可靠性设计的方案 | 第58-59页 |
4.7 驻波比的分析 | 第59-61页 |
4.7.1 电压驻波比产生的原因 | 第59页 |
4.7.2 驻波比的计算 | 第59-6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系统参数与仿真 | 第62-74页 |
5.1 确定输出匹配网络的参数 | 第62-64页 |
5.2 单管放大系统仿真 | 第64-65页 |
5.3 低噪性仿真 | 第65页 |
5.4 稳定性仿真 | 第65-67页 |
5.5 两级放大系统仿真 | 第67-68页 |
5.6 滤波器原理图仿真 | 第68-70页 |
5.7 加上滤波器后的整体原理图仿真 | 第70-72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6 论文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4页 |
6.2 论文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