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档案学、档案事业论文--档案学论文--档案工作自动化论文

综合档案馆接收微博信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导论第14-29页
    1.1 选题背景第14-16页
    1.2 选题意义第16-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6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24-26页
        1.3.3 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第26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6-29页
        1.4.1 研究思路第27-28页
        1.4.2 研究方法第28-29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29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9-39页
    2.1 相关概念第30-35页
        2.1.1 微博第30-33页
        2.1.2 微博信息第33-34页
        2.1.3 接收第34-35页
    2.2 理论基础第35-39页
        2.2.1 全宗理论第35-37页
        2.2.2 社会记忆理论第37-39页
3 综合档案馆接收微博信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39-51页
    3.1 综合档案馆接收微博信息的必要性第39-48页
        3.1.1 微博信息具有原始记录性第39-43页
        3.1.2 微博信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第43-48页
    3.2 综合档案馆接收微博信息的可行性第48-51页
4 综合档案馆接收微博信息现状调查第51-72页
    4.1 国外实践现状第52-54页
        4.1.1 美英两国社交媒体信息的接收主体第52-53页
        4.1.2 美英两国社交媒体信息的接收范围第53-54页
    4.2 实地调研第54-55页
    4.3 网络调研第55-69页
        4.3.1 调查对象第55-56页
        4.3.2 调查方法第56页
        4.3.3 调查数据及分析第56-69页
    4.4 综合档案馆接收微博信息的障碍第69-72页
5 综合档案馆接收微博信息的原则与方法第72-80页
    5.1 接收原则第72-75页
        5.1.1 价值原则第72-73页
        5.1.2 事由原则第73-74页
        5.1.3 属地原则第74-75页
    5.2 接收主体第75-77页
        5.2.1 综合档案馆为一级接收主体第75-76页
        5.2.2 机关档案室为二级接收主体第76-77页
    5.3 接收方法第77-80页
        5.3.1 本地接收第78-79页
        5.3.2 在线接收第79-80页
6 综合档案馆接收微博信息的范围与时间第80-89页
    6.1 接收范围第80-88页
        6.1.1 我国现有法规对归档范围的规定第80-81页
        6.1.2 综合档案馆接收微博信息的范围第81-88页
    6.2 接收时间第88-89页
        6.2.1 政务微博信息应每天接收第88页
        6.2.2 非政务微博信息应采取弹性时间第88-89页
7 结语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98-99页
致谢第99-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华文轩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自媒体环境下突发网络舆情及其应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