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论文--防洪工程论文

Mike11模型在防洪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三岔小流域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引言第6-11页
    1.1. 选题背景第6-7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7页
    1.3. 国内外洪水模型研究概述第7-11页
        1.3.1. 国外洪水模型发展第7-8页
        1.3.2. 洪水模型在我国的应用发展第8-11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1-16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1页
    2.2. 自然环境概况第11-14页
        2.2.1. 水文水系第11-12页
        2.2.2. 气象条件第12-13页
        2.2.3. 地形地貌第13页
        2.2.4. 地质情况第13-14页
        2.2.5 土壤植被第14页
        2.2.6 土地利用现状第14页
    2.3. 社会经济情况第14页
    2.4.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第14-16页
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20页
    3.1. Mike11模型简介第16页
    3.2. 研究内容第16页
        3.2.1. 模型建立与验证第16页
        3.2.2. 模型的应用第16页
    3.3. 研究方法第16-19页
        3.3.1. HD模块建模文件获取第16-18页
        3.3.2. NAM模块建立第18页
        3.3.3. 模型拟合与验证第18-19页
    3.4. 技术路线第19-20页
4. HD模块的建立第20-30页
    4.1. HD原理与构建第20-21页
        4.1.1. HD模型原理第20页
        4.1.2. HD模块的构建第20-21页
    4.2. 沟道概化文件第21-24页
    4.3. 断面文件第24-26页
    4.4. 边界文件第26-27页
    4.5. 参数文件第27-30页
5. NAM模块的建立第30-44页
    5.1. NAM模块简介第30页
    5.2. 流域信息属性页第30-33页
    5.3. NAM模型属性页第33-36页
        5.3.1. 地表-根区储水层参数页第33-34页
        5.3.2. 地下水储水层参数页第34-35页
        5.3.3. 初始条件页第35页
        5.3.4. 自动率定参数页第35-36页
    5.4. 时间序列文件第36-37页
    5.5. NAM参数率定第37-44页
        5.5.1. 主要沟道洪峰流量推求第37-42页
        5.5.2. 参数率定第42-44页
6. 耦合模型的拟合与验证第44-48页
    6.1. HD模块与NAM模块耦合第44页
    6.2. 模型拟合与验证第44-48页
        6.2.1. 灵敏度分析第44-46页
        6.2.2. 糙率拟合第46页
        6.2.3. 模型结果验证第46-48页
7. 防洪评价中的应用分析第48-53页
    7.1. 项目建设概况第48-49页
    7.2. 模型运行结果第49-50页
    7.3. 沟道分析第50-52页
    7.5. 防洪评价应用分析第52-53页
8. 结论与建议第53-55页
    8.1. 结论第53页
    8.2. 建议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本人简介第58-59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59-60页
导师简介一第60-61页
导师简介二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女性视角的城市中心区空间环境特征及设计研究--以南京新街口地区为例
下一篇:基于蚁群算法的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