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论文

动臂塔式起重机动态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动臂塔机发展现状第13-19页
        1.2.1 塔机的分类及应用第13-14页
        1.2.2 国外动臂塔机的发展现状第14-16页
        1.2.3 国内动臂塔机的发展现状第16-17页
        1.2.4 动臂塔机的移动配重技术第17-18页
        1.2.5 动臂塔机的防后倾装置第18-19页
        1.2.6 动臂塔机的发展前景第19页
    1.3 动臂塔机动态性能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1 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2 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0-21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1.5 论文结构第23页
    1.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二章 动臂塔机的静力学分析第24-46页
    2.1 动臂塔机概述第24-28页
        2.1.1 动臂塔机的结构第24-25页
        2.1.2 动臂塔机承受的载荷第25-27页
        2.1.3 载荷处理第27-28页
    2.2 动臂塔机静力学分析第28-32页
        2.2.1 强度分析第28页
        2.2.2 塔身稳定性分析第28-29页
        2.2.3 塔身静刚度分析第29-32页
    2.3 动臂塔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2-35页
        2.3.1 动臂塔机的结构参数第32-33页
        2.3.2 动臂塔机的有限元模型第33-35页
    2.4 风载荷对动臂塔机强度的影响第35-40页
        2.4.1 工作状态风载荷计算第35-36页
        2.4.2 非工作状态风载荷计算第36页
        2.4.3 风载荷作用下的应力计算第36-37页
        2.4.4 工作状态风载荷对动臂塔机的强度影响第37-38页
        2.4.5 非工作状态风载荷对动臂塔机的强度影响第38-39页
        2.4.6 风载荷对动臂塔机强度的影响规律第39-40页
    2.5 塔身稳定性计算第40-43页
        2.5.1 不平衡力矩第40-41页
        2.5.2 横向载荷引起的弯矩第41页
        2.5.3 塔身截面特性参数第41-42页
        2.5.4 塔身整体稳定性第42-43页
    2.6 塔身静刚度计算第43-44页
    2.7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动臂塔机的动态特性分析第46-64页
    3.1 动臂塔机动刚度概述第46-47页
        3.1.1 动臂塔机动刚度概念第46页
        3.1.2 动臂塔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第46-47页
    3.2 动臂塔机动刚度计算第47-50页
        3.2.1 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第47-49页
        3.2.2 三质量三自由度系统第49-50页
        3.2.3 有限元法动力学模型第50页
    3.3 动力学模型实例求解第50-57页
        3.3.1 三质量三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计算第50-51页
        3.3.2 有限元模型固有频率计算第51-54页
        3.3.3 动臂塔机主振型第54-57页
    3.4 动臂塔机谐响应分析第57-63页
        3.4.1 谐响应分析原理第57-59页
        3.4.2 动臂塔机谐响应分析第59-63页
            3.4.2.1 Y方向激励第59-60页
            3.4.2.2 X方向激励第60-62页
            3.4.2.3 Z方向激励第62-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动臂塔机的实际工况下动响应分析第64-78页
    4.1 动臂塔机的工作过程分析第64页
    4.2 典型工况载荷特性分析第64-67页
        4.2.1 载荷离地起升工况第64-66页
        4.2.2 下降制动卸载工况第66页
        4.2.3 先起升后回转工况第66-67页
    4.3 阻尼的选取第67-68页
    4.4 动臂塔机动态特性分析第68-76页
        4.4.1 载荷离地起升工况计算第68-71页
        4.4.2 下降制动卸载工况计算第71页
        4.4.3 先起升后回转工况计算第71-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地震载荷对动臂塔机的影响分析第78-98页
    5.1 地震载荷对塔机的危害第78页
    5.2 动臂塔机地震响应分析方法第78-79页
        5.2.1 动力时程分析法第78-79页
        5.2.2 反应谱法第79页
    5.3 动臂塔机的地震时程分析第79-92页
        5.3.1 时程分析计算原理第79-80页
        5.3.2 地震波的选取第80-81页
        5.3.3 三向地震波时程分析第81-88页
        5.3.4 单向地震波时程分析第88-92页
    5.4 地震谱分析第92-96页
        5.4.1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第92-93页
        5.4.2 地震谱计算第93页
        5.4.3 谱响应分析第93-96页
    5.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动臂塔机的动态优化设计第98-108页
    6.1 动态优化设计第98-99页
        6.1.1 动态优化设计方法第98页
        6.1.2 动态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第98-99页
    6.2 灵敏度分析第99-100页
    6.3 动臂塔机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第100-103页
        6.3.1 设计变量第100页
        6.3.2 目标函数第100-101页
        6.3.3 约束条件第101-103页
    6.4 动臂塔机优化设计结果第103-107页
    6.5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108-110页
    7.1 主要结论第108-109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09页
    7.3 展望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16-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奶牛酮体水平与抗氧化、leptin等的关系及leptin等对体外牛肝细胞抗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太空电离辐射诱发植物变异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