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钢纤维混凝土的特点和应用 | 第12-13页 |
1.2.1 钢纤维混凝土的特点 | 第12页 |
1.2.2 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 | 第12-13页 |
1.3 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连梁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钢筋混凝土抗剪理论的发展 | 第16-20页 |
1.5.1 概述 | 第17页 |
1.5.2 经验方法 | 第17-18页 |
1.5.3 桁架理论 | 第18-19页 |
1.5.4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19-20页 |
1.5.5 钢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剪理论的应用 | 第20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修正压力场基本理论 | 第22-48页 |
2.1 压力场理论模型 | 第22-25页 |
2.1.1 平衡条件 | 第23页 |
2.1.2 变形协调条件 | 第23-25页 |
2.1.3 混凝土及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25页 |
2.2 修正压力场理论模型 | 第25-30页 |
2.2.1 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 | 第26页 |
2.2.2 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26-27页 |
2.2.3 裂缝处应力校核 | 第27-30页 |
2.3 钢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单元的修正压力场理论模型 | 第30-34页 |
2.3.1 应力平衡方程和应变协调条件 | 第31页 |
2.3.2 钢纤维混凝土与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31-33页 |
2.3.3 裂缝处应力平衡 | 第33-34页 |
2.4 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钢纤维混凝土连梁的截面分析 | 第34-48页 |
2.4.1 连梁的受力特点 | 第34-35页 |
2.4.2 纯剪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连梁的截面分析 | 第35-36页 |
2.4.3 纯弯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连梁的截面分析 | 第36-38页 |
2.4.4 弯剪共同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连梁的截面分析 | 第38-43页 |
2.4.5 算例分析 | 第43-48页 |
3 钢纤维混凝土连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分析 | 第48-73页 |
3.1 概述 | 第48页 |
3.2 反复荷载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48-61页 |
3.2.1 反复荷载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48-55页 |
3.2.2 反复荷载下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55-58页 |
3.2.3 本文中所采用的模型 | 第58-61页 |
3.3 计算步骤 | 第61-64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64-73页 |
3.4.1 试验概况 | 第64-66页 |
3.4.2 计算结果对比 | 第66-67页 |
3.4.3 各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第67-69页 |
3.4.4 平均剪应力—剪应变滞回曲线 | 第69-73页 |
4 钢纤维混凝土剪力墙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分析 | 第73-88页 |
4.1 概述 | 第73-74页 |
4.2 正截面分析 | 第74-76页 |
4.3 弯-剪-压共同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剪力墙的截面分析 | 第76-78页 |
4.4 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剪力墙的截面分析 | 第78页 |
4.5 钢纤维混凝土剪力墙的变形分析 | 第78-82页 |
4.6 算例分析 | 第82-88页 |
4.6.1 试验概况 | 第82-84页 |
4.6.2 承载力计算分析 | 第84页 |
4.6.3 滞回曲线 | 第84-8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5.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