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1.2.2 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3.1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 2.1 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 2.1.1 “一带一路”建设 | 第16-17页 |
| 2.1.2 营商环境 | 第17-18页 |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 2.2.1 相互依存理论 | 第18-20页 |
| 2.2.2 政府责任理论 | 第20页 |
| 2.3 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 | 第20-26页 |
| 2.3.1 营商环境评价指标 | 第20-23页 |
| 2.3.2 营商环境影响因素 | 第23-26页 |
| 3 “一带一路”北线国家营商环境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 3.1 “一带一路”北线国家营商环境指数分析 | 第26-32页 |
| 3.1.1 “一带一路”北线国家总体营商环境指数分析 | 第26-28页 |
| 3.1.2 “一带一路”北线国家营商环境各指标指数分析 | 第28-32页 |
| 3.2 “一带一路”北线国家营商环境变化情况及特征总结 | 第32-36页 |
| 4 “一带一路”北线国家营商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6-49页 |
| 4.1 变量选取与方法说明 | 第36-38页 |
| 4.1.1 变量选取 | 第36-37页 |
| 4.1.2 方法说明 | 第37-38页 |
| 4.2 实证分析 | 第38-49页 |
| 4.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 4.2.2 单位根检验 | 第39-40页 |
| 4.2.3 基本回归分析 | 第40-41页 |
| 4.2.4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 | 第41-43页 |
| 4.2.5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第43-46页 |
| 4.2.6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6-47页 |
| 4.2.7 实证结果 | 第47-49页 |
| 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9-55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2页 |
| 5.2 政策建议 | 第52-55页 |
| 5.2.1 中国政府建立健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评价体系 | 第52-53页 |
| 5.2.2 为企业提供外交支持并建立健全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