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1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汽油质量升级以及汽油调合的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汽油质量升级的研究 | 第11-15页 |
1.2.2 汽油调合的研究 | 第15-19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汽油国ⅴ质量升级方案比选 | 第21-34页 |
2.1 质量升级前后汽油标准的变化 | 第21页 |
2.2 质量升级方式 | 第21-22页 |
2.3 企业的汽油产品现状 | 第22-26页 |
2.4 质量升级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要求 | 第26-27页 |
2.5 开展技术试验的过程 | 第27-33页 |
2.5.1 RSDS试验 | 第27-29页 |
2.5.2 S-ZORB技术试验 | 第29-32页 |
2.5.3 CDOS选择性加氢试验 | 第32-33页 |
2.6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采用RSDS-Ⅲ技术生产国Ⅴ汽油技术方案内容 | 第34-49页 |
3.2 原料性质及产品要求 | 第35-36页 |
3.3 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3.4 技术方案 | 第37-47页 |
3.4.1 催化裂化汽油分馏单元 | 第37-38页 |
3.4.2 脱硫醇单元 | 第38-40页 |
3.4.3 重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单元 | 第40-45页 |
3.4.4 全装置产品性质及产物分布 | 第45-47页 |
3.4.5 说明 | 第47页 |
3.5 轻汽油碱抽提脱硫醇单元改造 | 第47页 |
3.5.1 碱液反抽提系统 | 第47页 |
3.5.2 反抽提溶剂的去向 | 第47页 |
3.6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汽油国Ⅴ质量升级调合方案的制定 | 第49-71页 |
4.1 汽油调合的工艺流程背景介绍 | 第49-51页 |
4.2 质量升级后保障汽油辛烷值工作的开展 | 第51-56页 |
4.2.1 催化汽油辛烷值降低的原因 | 第51页 |
4.2.2 针对汽油辛烷值降低的对策 | 第51-56页 |
4.3 各汽油调合组分辛烷值加和性的探讨 | 第56-58页 |
4.3.1 调合方式 | 第56页 |
4.3.2 调合计算理论公式 | 第56-58页 |
4.4 汽油调合方案的编制与验证 | 第58-70页 |
4.4.1 基于石科院试验数据编制汽油调合方案 | 第58-60页 |
4.4.2 汽油调合方案的验证 | 第60-64页 |
4.4.3 基础油辛烷值波动时的调合方案编制 | 第64-70页 |
4.5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应用C++技术,开发汽油调和软件 | 第71-75页 |
5.1 C++技术内容介绍 | 第71页 |
5.2 开发汽油调和软件的动因 | 第71页 |
5.3 软件开发思路 | 第71-73页 |
5.3.1 求解关于精制汽油质量的一元一次方程 | 第71-72页 |
5.3.2 求解关于MTBE和甲苯质量的方程组 | 第72-73页 |
5.3.3 求解精制汽油辛烷值变化后的新方程 | 第73页 |
5.4 软件具体内容 | 第73-74页 |
5.4.1 程序内容简介 | 第73页 |
5.4.2 软件的使用 | 第73-74页 |
5.5 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附录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