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湖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3.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第10-12页
        1.3.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第12-14页
        1.3.3 综合评述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论文可能创新点与不足第16-17页
        1.5.1 论文可能创新点第16页
        1.5.2 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概述第17-21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页
        2.1.1 粮食第17页
        2.1.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17页
    2.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特征第17-19页
        2.2.1 整体性第17-18页
        2.2.2 区域性第18页
        2.2.3 客观性第18页
        2.2.4 短期稳定性第18页
        2.2.5 长期动态性第18-19页
    2.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理论基础第19-21页
        2.3.1 系统要素理论第19页
        2.3.2 投入-产出理论第19-20页
        2.3.3 要素组合理论第20-21页
第3章 湖南省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现状分析第21-28页
    3.1 湖南省粮食生产概况第21-22页
    3.2 湖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分析第22-28页
        3.2.1 粮食产量现状第23-24页
        3.2.2 劳动力平均生产率现状第24-25页
        3.2.3 粮食品种结构现状第25-26页
        3.2.4 粮食产区分布结构现状第26-28页
第4章 湖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28-42页
    4.1 湖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第28-32页
        4.1.1 自然资源能力第28页
        4.1.2 要素投入能力第28-29页
        4.1.3 基础设施能力第29-30页
        4.1.4 农业支持政策能力第30页
        4.1.5 农业科学技术第30-32页
    4.2 相关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第32页
    4.3 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素的回归模型建立第32-40页
        4.3.1 系数说明第33-34页
        4.3.2 拟合情况检验第34页
        4.3.3 系数显著性检验第34页
        4.3.4 随机扰动自相关检验第34页
        4.3.5 异方差检验第34-36页
        4.3.6 多重共线性检验第36-38页
        4.3.7 时间序列平稳性、单位根及协调性检验第38-40页
    4.4 回归模型的结论第40-42页
第5章 提高湖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策略第42-49页
    5.1 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力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42-43页
        5.1.1 保护耕地资源,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第42-43页
        5.1.2 保护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第43页
    5.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第43-45页
        5.2.1 加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第44页
        5.2.2 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第44-45页
        5.2.3 完善农业灌溉用水监测体系第45页
    5.3 适当使用生产资料,挖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45-46页
        5.3.1 合理施用化肥,保持耕地养分平衡第45-46页
        5.3.2 增施有机肥料,实行秸杆还田第46页
        5.3.3 加强农业机械的研发能力第46页
    5.4 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46-47页
        5.4.1 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第46-47页
        5.4.2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素质的培训第47页
        5.4.3 实现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有效结合第47页
    5.5 加强农业支持政策,务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47-49页
        5.5.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第48页
        5.5.2 进一步完善“三项补贴”政策第48页
        5.5.3 实施农业保险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体制研究
下一篇:论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