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导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翻转课堂的实施现状与理论基础 | 第14-24页 |
第一节 翻转课堂的内涵与优势 | 第14-16页 |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 第14页 |
二、翻转课堂的优势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翻转课堂的国内外实施现状 | 第16-17页 |
一、国外翻转课堂的实施现状 | 第16页 |
二、国内翻转课堂的实施现状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一、掌握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三、混合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翻转课堂在高中政治课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19-24页 |
一、翻转课堂在高中政治课应用的必要性 | 第19页 |
二、翻转课堂在高中政治课应用的可行性 | 第19-24页 |
第二章 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政治课的设计 | 第24-30页 |
第一节 学情分析 | 第24-25页 |
一、学生情况 | 第24页 |
二、教学环境 | 第24页 |
三、教学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实施方法选择 | 第25-26页 |
一、行动研究 | 第25页 |
二、问卷调查 | 第25页 |
三、观察分析 | 第25-26页 |
四、访问谈话 | 第26页 |
五、实施环节 | 第26页 |
第三节 翻转模式设计 | 第26-30页 |
一、课前设计 | 第27页 |
二、课中设计 | 第27-28页 |
三、应用资源建设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翻转课堂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实施 | 第30-64页 |
第一节 实施前的要素保障 | 第30-35页 |
一、学习要素保障 | 第30-31页 |
二、电子设备使用 | 第31-32页 |
三、学习情况统计 | 第32-35页 |
第二节 实施流程与问题确立 | 第35-37页 |
一、实施流程 | 第35-37页 |
二、问题确定 | 第37页 |
第三节 实施过程 | 第37-59页 |
一、案例一——第一次翻转 | 第37-49页 |
二、案例二——第二次翻转 | 第49-54页 |
三、案例三——第三次翻转 | 第54-59页 |
第四节 考核与分析 | 第59-64页 |
第四章 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政治课的总结与反思 | 第64-68页 |
第一节 意义——有效增强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 第64-65页 |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把握 | 第64页 |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有效提高 | 第64页 |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 | 第64-65页 |
第二节 保障——“三位一体”,环环相扣 | 第65-68页 |
一、教师 | 第65页 |
二、学生 | 第65-66页 |
三、学校与家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