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课题产生背景 | 第12-13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1.2.1 国外公共工程建设管理中PPP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公共工程建设管理中PPP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1.5.2 定性研究法 | 第18页 |
1.5.3 案例研究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小型城市公共工程与PPP模式适应性理论分析 | 第19-36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19-26页 |
2.1.1 公共工程项目 | 第19-21页 |
2.1.2 小型城市 | 第21页 |
2.1.3 公共工程管理 | 第21页 |
2.1.4 PPP管理模式 | 第21-25页 |
2.1.5 适应性 | 第25-26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6-31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6-27页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2.2.3 公私合作理论 | 第28-31页 |
2.3 PPP模式在小型城市公共工程建设中的适应性分析 | 第31-36页 |
2.3.1 小型城市政府方主动适应PPP模式本质要求 | 第31-33页 |
2.3.2 通过PPP模式创新适应小城市公共工程项目建设 | 第33-36页 |
第3章 中小型城市公共工程建设运用PPP模式案例经验启示 | 第36-44页 |
3.1 安庆市外环北路工程基本情况 | 第36-37页 |
3.2 项目PPP模式特点 | 第37页 |
3.3 安庆市外环北路工程交易结构 | 第37-38页 |
3.4 项目合同结构 | 第38-39页 |
3.5 项目合作模式设计 | 第39-41页 |
3.5.1 将非经营性与经营性业务统筹于一个PPP项目中,增加项目吸引力 | 第39-40页 |
3.5.2 通过项目法人制和资产权属设计,形成平等合作机制 | 第40页 |
3.5.3 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实现风险合理共担 | 第40-41页 |
3.6 采购程序设计 | 第41-42页 |
3.7 案例启示 | 第42-44页 |
第4章 PPP模式在小型城市公共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第44-54页 |
4.1 PPP模式在小型城市公共工程建设中的适用情况 | 第44-52页 |
4.1.1 全国已从制度和行动上为PPP模式适应中小城市城市建设创造环境条件 | 第44-45页 |
4.1.2 PPP模式在都江堰市的适用推广情况 | 第45-52页 |
4.2 PPP模式与小型城市公共工程建设相互适应存在的问题 | 第52页 |
4.3 PPP模式在小型城市公共工程建设中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 第52-54页 |
4.3.1 在PPP模式推进中,政府角色转变不到位 | 第52-53页 |
4.3.2 拟推出的PPP项目投资回报低且项目设计复杂 | 第53页 |
4.3.3 政府部门对PPP模式重视程度不够,导致PPP实施政策与组织机制缺陷 | 第53-54页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 | 第54-56页 |
5.1 加强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层重视程度 | 第54页 |
5.2 建立健全配套法律法规 | 第54页 |
5.3 设立专业专职协调管理机构 | 第54-55页 |
5.4 优化项目设计 | 第55页 |
5.5 多项目联合包装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