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以干览镇新建社区为例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第15-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19页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第19-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9页
        1.3.2 内容结构第19-20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20-21页
        1.4.1 创新第20页
        1.4.2 不足第20-21页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诠释第21-26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1-23页
        2.1.1 新型城镇化第21-22页
        2.1.2 社区与农村社区第22页
        2.1.3 社区治理第22-23页
    2.2 理论基础第23-26页
        2.2.1 治理理论第23-24页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4-26页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概况第26-33页
    3.1 中国农村社区治理的由来第26-31页
        3.1.1 乡(行政村)管理体制的建立第26-27页
        3.1.2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产生和演变第27-29页
        3.1.3 农村乡村管理体制的重建第29-31页
        3.1.4 农村社区的产生和发展第31页
    3.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社区的变化第31-33页
        3.2.1 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第31-32页
        3.2.2 农村居民人口结构变化第32页
        3.2.3 农村文化的变化第32-33页
第四章 干览镇新建社区治理的案例分析第33-38页
    4.1 干览镇新建社区的现状第33页
    4.2 干览镇新建社区的社区治理现状第33-34页
    4.3 干览镇新建社区治理现状分析第34-35页
        4.3.1 政府干预力度过多,行政化现象严重第34页
        4.3.2 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 ,社区自治能力差第34-35页
        4.3.3 集体财产监督不足,矛盾突出第35页
        4.3.4 治理手段缺乏,力不从心第35页
    4.4 干览镇新建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第35-38页
        4.4.1 农村社区治理管理体制不畅第35-36页
        4.4.2 社区公共服务落后第36页
        4.4.3 相应政策与法律的缺失第36-38页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第38-42页
    5.1 国外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第38-40页
        5.1.1 印度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第38-39页
        5.1.2 美国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第39-40页
    5.2 国内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第40页
        5.2.1 湖北省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第40页
        5.2.2 苏南地区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第40页
    5.3 国内外农村社区治理实践对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的启示第40-42页
第六章 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体制完善与机制创新第42-46页
    6.1 完善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第42-44页
        6.1.1 转变职能明确职权,提升服务水平第42页
        6.1.2 理顺治理体制,加强组织协调第42-43页
        6.1.3 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农村社区治理第43页
        6.1.4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第43-44页
    6.2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第44-46页
        6.2.1 深化居民自治机制第44页
        6.2.2 完善多元参与机制第44-45页
        6.2.3 建立社区协商机制第45页
        6.2.4 健全预防和化解矛盾机制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家级贫困县威县脱贫问题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背景下循证决策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