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言 | 第14-24页 |
1.1 半导体光催化 | 第14-18页 |
1.1.1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发展 | 第14页 |
1.1.2 半导体光催化作用机理 | 第14-16页 |
1.1.3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 第16-18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改性技术 | 第18-19页 |
1.2.1 离子掺杂 | 第18页 |
1.2.2 贵金属沉积 | 第18-19页 |
1.2.3 半导体复合 | 第19页 |
1.2.4 光敏化 | 第19页 |
1.3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 第19-22页 |
1.3.1 铋系光催化材料 | 第19-21页 |
1.3.2 钼酸盐光催化材料 | 第21页 |
1.3.3 卤化银光催化材料 | 第21-22页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2-24页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BiOIO_3/BiOBr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4-42页 |
2.1 实验及实验分析方法 | 第24-29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2.1.3 复合材料制备 | 第25-26页 |
2.1.4 样品表征 | 第26-27页 |
2.1.5 光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实验 | 第27-28页 |
2.1.6 光催化反应机理讨论实验 | 第28-2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2.2.1 XRD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2.2.2 SEM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2.2.3 TEM和HRTEM结果分析 | 第31页 |
2.2.4 UV-vis DRS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2.2.5 氮气吸附-脱附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2.3 BiOIO_3/BiOBr复合材料光催化反应实验 | 第33-36页 |
2.3.1 BiOIO_3/BiOBr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3-35页 |
2.3.2 BiOIO_3/BiOBr对不同染料降解性能评价 | 第35页 |
2.3.3 BiOIO_3/BiOBr可循环性研究 | 第35-36页 |
2.4 BiOIO_3/BiOBr光催化反应机理讨论 | 第36-41页 |
2.4.1 活性自由基测定分析 | 第36-37页 |
2.4.2 PL分析 | 第37-38页 |
2.4.3 光电流分析 | 第38-39页 |
2.4.4 能带位置分析 | 第39页 |
2.4.5 光催化反应机理分析 | 第39-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AgI/CdMo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2-59页 |
3.1 实验及实验分析方法 | 第42-44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42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3.1.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3页 |
3.1.4 样品表征 | 第43-44页 |
3.1.5 光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实验 | 第44页 |
3.1.6 光催化反应机理讨论实验 | 第4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3.2.1 XRD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2.2 SEM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2.3 TEM和HRTEM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3.2.4 XPS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3.2.5 UV-vis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2.6 氮气吸附-脱附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3.3 AgI/CdMoO_4复合材料光催化反应实验 | 第50-54页 |
3.3.1 AgI/CdMoO_4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50-52页 |
3.3.2 AgI/CdMoO_4对不同染料降解性能评价 | 第52-53页 |
3.3.3 AgI/CdMoO_4可循环性研究 | 第53-54页 |
3.4 AgI/CdMoO_4光催化反应机理讨论 | 第54-57页 |
3.4.1 能带位置分析 | 第54页 |
3.4.2 PL光谱分析 | 第54-55页 |
3.4.3 活性自由基测定分析 | 第55-56页 |
3.4.4 光催化反应机理分析 | 第56-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