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泥岩持力层上嵌岩打入桩承载力研究与工程分析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桩基础概述 | 第15-19页 |
1.2.1 桩的定义与作用 | 第15页 |
1.2.2 桩基础的国内外发展史 | 第15-17页 |
1.2.3 桩基础分类 | 第17-19页 |
1.3 嵌岩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3.1 嵌岩桩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2 嵌岩桩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3-27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1.4.2 研究的意义 | 第24-27页 |
第2章 嵌岩桩及其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 第27-43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嵌岩桩概述 | 第27-29页 |
2.2.1 嵌岩桩的定义 | 第27-28页 |
2.2.2 嵌岩桩的分类 | 第28-29页 |
2.3 嵌岩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 第29-40页 |
2.3.1 嵌岩桩竖向荷载传递规律分析 | 第29-32页 |
2.3.2 桩-土侧阻力分析 | 第32-35页 |
2.3.3 桩-岩侧阻力分析 | 第35-38页 |
2.3.4 嵌岩桩端阻力分析 | 第38-40页 |
2.4 嵌岩桩荷载-沉降特性分析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 第43-55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嵌岩桩竖向承载力常用确定方法 | 第43-53页 |
3.2.1 静载荷试验法 | 第44-45页 |
3.2.2 规范法 | 第45-48页 |
3.2.3 经验法 | 第48-50页 |
3.2.4 桩身强度法 | 第50页 |
3.2.5 荷载传递法 | 第50-51页 |
3.2.6 原位测试法和高应变法 | 第51-53页 |
3.3 Hiley公式估算打入桩承载力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嵌岩打入桩工程质量分析 | 第55-67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桩基工程实例分析 | 第55-60页 |
4.2.1 打桩工程概况 | 第55-57页 |
4.2.2 打桩工程问题 | 第57页 |
4.2.3 检测结果分析及解决方案 | 第57-60页 |
4.3 岩体强度对嵌岩桩Q-s曲线的影响分析 | 第60-61页 |
4.4 打桩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与处理 | 第61-65页 |
4.4.1 打桩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 第62-63页 |
4.4.2 打桩质量问题的处理办法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泥岩嵌岩打入桩静载试验与工程分析 | 第67-77页 |
5.1 引言 | 第67页 |
5.2 工程概况 | 第67-69页 |
5.2.1 工程地质情况 | 第67-68页 |
5.2.2 桩基设计与施工 | 第68-69页 |
5.3 静载试验过程与分析 | 第69-72页 |
5.3.1 试验加载方式 | 第69-70页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5.4 单桩承载力不足分析 | 第72-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科研工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