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论文--压力容器论文

中国压力容器典型用钢最低设计金属温度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符号说明第14-18页
1 绪论第18-3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8-20页
    1.2 评价材料韧性水平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研究进展第20-28页
        1.2.1 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第20-22页
        1.2.2 落锤试验第22-24页
        1.2.3 准静态断裂韧性试验第24-26页
        1.2.4 动态断裂韧性K1d试验第26-27页
        1.2.5 各种材料韧性试验方法对比和总结第27-28页
    1.3 压力容器用钢防低温脆性断裂失效的设计方法进展第28-34页
        1.3.1 防低温脆性断裂失效的设计理念进展第28-30页
        1.3.2 欧美压力容器设计规范防低温脆性断裂失效的方法第30-33页
        1.3.3 中国压力容器用钢防低温脆性断裂失效的研究和规范现状第33-34页
    1.4 当前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5-38页
2 压力容器典型用钢低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38-76页
    2.1 引言第38-39页
    2.2 试验材料第39-44页
        2.2.1 试验材料概述、规格及其化学成分第39-44页
        2.2.2 试验材料综合信息第44页
    2.3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第44-50页
        2.3.1 拉伸试验第44-45页
        2.3.2 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第45-48页
        2.3.3 准静态断裂韧性试验第48-50页
    2.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0-74页
        2.4.1 强度分布规律第50-51页
        2.4.2 碳钢与低合金钢低温冲击韧性分布规律第51-62页
        2.4.3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液氮温区冲击韧性分布规律第62-66页
        2.4.4 断裂韧性分布规律第66-74页
    2.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3 压力容器典型用钢冲击试验豁免曲线和最低设计金属温度研究第76-104页
    3.1 引言第76-77页
    3.2 结构安全服役所需的材料最低断裂韧性第77-82页
        3.2.1 带缺陷结构几何形状和尺寸假设第77-78页
        3.2.2 带缺陷结构受载条件假设第78-79页
        3.2.3 带缺陷结构受载条件修正第79页
        3.2.4 失效评定图第79-81页
        3.2.5 带缺陷结构所需的最低断裂韧性第81-82页
    3.3 压力容器典型用钢断裂韧性与温度关系第82-89页
        3.3.1 MPC模型第83页
        3.3.2 动态断裂韧性、准静态断裂韧性和夏比冲击功的相互转换第83-84页
        3.3.3 MPC模型的修正第84-89页
    3.4 压力容器典型用钢冲击试验豁免曲线和最低设计金属温度第89-94页
        3.4.1 冲击试验豁免曲线第89-93页
        3.4.2 基于低应力工况的MDMT调整第93-94页
    3.5 基于MC方法的豁免曲线第94-103页
        3.5.1 断裂韧性试验初选温度的确定方法第95-99页
        3.5.2 基于MC方法的豁免曲线第99-102页
        3.5.3 MPC方法与MC方法的对比与优劣分析第102-103页
    3.6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4 压力容器典型用钢冲击功与侧向膨胀量的关联关系研究第104-122页
    4.1 引言第104页
    4.2 碳钢与低合金钢的侧向膨胀量与冲击功的关系第104-115页
        4.2.1 直接关联法第105-109页
        4.2.2 间接关联法第109-111页
        4.2.3 基于统计学分析的关联方法讨论第111-115页
    4.3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侧向膨胀量与冲击功的关系及应变强化对其的影响第115-119页
    4.4 本章小结第119-12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122-126页
    5.1 全文总结第122-123页
    5.2 创新点第123-124页
    5.3 展望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6页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奖励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联泵系统工况调节过程的优化与控制
下一篇:基于短时奇异谱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