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生态用地研究 | 第10-13页 |
1.3.2 地理探测器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4-16页 |
2 天津市区域环境基本特征 | 第16-19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6-17页 |
2.2 自然环境状况 | 第17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2.2.2 气候 | 第17页 |
2.2.3 生态用地状况 | 第17页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7-19页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3.1 生态用地分类 | 第19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19-20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3.3.1 变化动态度 | 第20页 |
3.3.2 转移矩阵 | 第20-21页 |
3.3.3 重心转移模型 | 第21页 |
3.3.4 核密度估计 | 第21页 |
3.3.5 地理探测器模型 | 第21-23页 |
4 生态用地时空演变 | 第23-33页 |
4.1 动态度 | 第23-27页 |
4.2 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转移 | 第27-28页 |
4.3 生态用地重心转移 | 第28-29页 |
4.4 生态用地核密度估计 | 第29-33页 |
5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生态用地变化驱动力 | 第33-46页 |
5.1 驱动因子选择 | 第33页 |
5.2 生态用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格局分布 | 第33-39页 |
5.2.1 生态用地变化率分布 | 第33-34页 |
5.2.2 自然环境因素分布 | 第34-36页 |
5.2.3 社会经济因素分布 | 第36-39页 |
5.3 驱动力分析 | 第39-46页 |
5.3.1 风险探测结果 | 第39-41页 |
5.3.2 因子探测结果 | 第41-42页 |
5.3.3 生态探测结果 | 第42-43页 |
5.3.4 交互探测结果 | 第43-4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6-49页 |
6.1 结论 | 第46-47页 |
6.2 讨论 | 第47-48页 |
6.3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