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章 基本概念阐释及其意义 | 第14-20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释 | 第14-17页 |
一、政治传播 | 第14-16页 |
二、两会报道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两会报道的意义 | 第17-18页 |
一、两会报道形成政治舆论 | 第18页 |
二、两会报道回应公众关切 | 第18页 |
三、两会报道传递中国声音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1978年以来政治传播变迁的轨迹 | 第20-31页 |
第一节 1978-1991 年:重回新闻本位 | 第20-21页 |
一、实行改革开放,报道观念转变 | 第20-21页 |
二、党报成为报道主力,内容形式较单一 | 第21页 |
第二节 1992-2007 年:走向市场化 | 第21-24页 |
一、确立市场经济,传媒竞争加剧 | 第21-22页 |
二、参与报道媒体增多,民生内容增加 | 第22-24页 |
第三节 2008年至今:政务信息公开 | 第24-29页 |
一、推行信息公开,媒介融合创新 | 第25-26页 |
二、形式丰富立体呈现,内容贴近性增强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1978年以来政治传播变迁的原因 | 第31-38页 |
第一节 传播政策的转变 | 第31-33页 |
一、信息发布公开透明 | 第32-33页 |
二、民意收集便捷顺畅 | 第33页 |
第二节 媒介结构的转型 | 第33-35页 |
一、技术发展提供基础 | 第33-34页 |
二、媒体竞争提供动力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公众需求的变化 | 第35-37页 |
一、公众民主意识增强 | 第36页 |
二、公众独立思考崛起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1978年以来政治传播变迁带来的启示 | 第38-44页 |
第一节 政府要继续深化法治政府的建设 | 第38-40页 |
一、主动公开传播,密切联系媒体 | 第38-39页 |
二、注重倾听民声,推进国家治理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媒体要架起政府和公众沟通的桥梁 | 第40-41页 |
一、承担传者责任,传播政务信息 | 第40-41页 |
二、传递百姓声音,汇聚民情民智 | 第41页 |
第三节 公众要逐步燃起政治参与热情 | 第41-43页 |
一、关注政治动态,积极建言献策 | 第42页 |
二、注意理性表达,提高政治素养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个案研究:两会中关于人大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报道 | 第44-50页 |
第一节 两会中人大新闻发言人制度概况 | 第44-46页 |
一、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 第44-45页 |
二、历届人大的新闻发言人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两会中关于人大新闻发言人制度报道的特点 | 第46-48页 |
一、更多受众本位思想的运用 | 第47页 |
二、更多亲近性文本的使用 | 第47-48页 |
三、更多新媒体手段的应用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