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1.2 国内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第13-15页 |
1.3 国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第15-17页 |
1.4 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新意与难点 | 第18-20页 |
2 休斯的学术成就及时代背景 | 第20-29页 |
2.1 个人生平及学术成就 | 第20-26页 |
2.2 休斯技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26-29页 |
3 休斯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9-44页 |
3.1 “技术动量”概念 | 第29-34页 |
3.2 技术的“反向凸角”概念 | 第34-36页 |
3.3 技术系统理论 | 第36-38页 |
3.4 技术作为机器 | 第38-40页 |
3.5 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40-44页 |
4 对休斯技术思想的评价 | 第44-51页 |
4.1 休斯技术思想的影响 | 第44-46页 |
4.2 休斯技术思想的不足 | 第46-48页 |
4.3 休斯技术思想对我国实践的启示 | 第48-51页 |
5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5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