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因果关系在共享意向实验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因果关系方法第10-13页
        1.2.1 格兰杰因果关系方法第10-11页
        1.2.2 新型因果关系方法第11页
        1.2.3 因果关系的应用第11-13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3-14页
    1.4 论文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格兰杰因果关系以及新型因果关系理论第15-27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线性回归模型基础第15-18页
        2.2.1 线性自回归模型第15页
        2.2.2 线性联合回归模型第15-16页
        2.2.3 自回归模型的系数拟合第16-17页
        2.2.4 联合回归模型的系数拟合第17页
        2.2.5 回归模型的阶数选择第17-18页
    2.3 格兰杰因果关系理论第18-21页
        2.3.1 时域格兰杰因果关系第18-19页
        2.3.2 频域格兰杰因果关系第19-21页
    2.4 新型因果关系理论第21-23页
        2.4.1 双变量时域新型因果关系第21-22页
        2.4.2 双变量频域新型因果关系第22-23页
    2.5 新型因果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较第23-26页
        2.5.1 时域上新型因果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较第23-25页
        2.5.2 频域上新型因果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较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EEG的共享意向实验及其数据集采集第27-35页
    3.1 引言第27-28页
    3.2 基于BCI认知过程中的研究第28-31页
        3.2.1 P300第28-30页
        3.2.2 运动想象第30-31页
    3.3 实验内容第31-34页
        3.3.1 数据采集过程第31-32页
        3.3.2 实验数据集和实验范式的介绍第32-33页
        3.3.3 认知行为的同步现象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共享意向认知行为的因果关系分析第35-55页
    4.1 引言第35页
    4.2 时域中因果关系研究第35-38页
        4.2.1 C3和他通道之间的因果关系第35-38页
    4.3 EEG数据的频域分析方法第38-43页
        4.3.1 傅里叶变换第38-39页
        4.3.2 功率谱密度第39页
        4.3.3 非参数谱估计法第39-41页
        4.3.4 参数谱估计法第41-42页
        4.3.5 共享意向数据的频谱分析法第42-43页
    4.4 频域中因果关系研究第43-49页
        4.4.1 Subject1数据分析第43-47页
        4.4.2 频域结果总结第47-49页
    4.5 因果关系的显著性检验第49-53页
        4.5.1 时域的因果关系显著性检验第49-52页
        4.5.2 频域的因果关系显著性检验第52-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8页
    5.1 全文总结第55-57页
    5.2 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第64-65页
详细摘要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复杂网络统计特性的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托马斯·休斯技术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