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双河洞地区大型洞穴形成条件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4页 |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1.2.1 关于岩溶洞穴的研究历程 | 第8-10页 |
| 1.2.2 关于岩溶洞穴成因方面的研究 | 第10-11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1.4 主要工作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 第14-25页 |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第14-15页 |
| 2.1.1 位置交通 | 第14-15页 |
| 2.1.2 气象水文 | 第15页 |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第15-18页 |
| 2.3 区域构造概况 | 第18-21页 |
| 2.3.1 区域断裂带 | 第18-20页 |
| 2.3.2 区域构造演化 | 第20-21页 |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24页 |
| 2.5 地质现象与人类活动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白云岩岩石学特征 | 第25-30页 |
| 3.1 岩石学特征 | 第25-27页 |
| 3.1.1 宏观岩石学特征 | 第25-26页 |
| 3.1.2 微观岩石学特征 | 第26-27页 |
| 3.2 白云岩剖面实测 | 第27-30页 |
| 第四章 洞穴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54页 |
| 4.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0-31页 |
| 4.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第31-34页 |
|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第34-38页 |
| 4.3.1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第37页 |
| 4.3.2 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特征 | 第37-38页 |
| 4.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第38-43页 |
| 4.4.1 REE组成特征 | 第41-42页 |
| 4.4.2 Ce异常 | 第42-43页 |
| 4.4.3 Eu异常 | 第43页 |
| 4.5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43-48页 |
| 4.6 洞穴滴水地球化学 | 第48-52页 |
| 4.6.1 元素分析结果 | 第49-50页 |
| 4.6.2 Mg/ Ca与Sr/ Ca相关性 | 第50-51页 |
| 4.6.3 Ca~(2+)与Mg/Ca相关性 | 第51-52页 |
| 4.7 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洞穴岩石力学特性 | 第54-67页 |
| 5.1 点荷载试验简介 | 第54-55页 |
| 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5-66页 |
| 5.2.1 抗压及抗拉强度 | 第55-64页 |
| 5.2.2 含膏盐层岩样 | 第64-65页 |
| 5.2.3 崩塌作用 | 第65-66页 |
| 5.3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附录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