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3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非线性光学材料简介 | 第9-12页 |
1.3 金属酞菁配合物的结构 | 第12-13页 |
1.4 金属酞菁配合物结构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关系 | 第13-22页 |
1.4.1 中心金属对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13-17页 |
1.4.2 周边取代基及轴向配体对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17-20页 |
1.4.3 共轭体系的大小对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20-22页 |
1.5 单束光Z-扫描技术 | 第22-26页 |
1.6 薄膜材料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 第26-32页 |
1.6.1 薄膜的制备 | 第26-27页 |
1.6.2 无机薄膜材料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1.6.3 有机薄膜材料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现状 | 第28-32页 |
1.7 薄膜的表征方法 | 第32页 |
1.8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2章 金属酞菁及萘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4-66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2.2 乙酰胺基金属萘酞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47页 |
2.2.1 乙酰胺基金属萘酞菁配合物原料的合成 | 第35-37页 |
2.2.2 乙酰胺基金属萘酞菁配合物[MNc(NHCOCH_3)_4]的合成 | 第37页 |
2.2.3 乙酰胺基金属萘酞菁配合物原料的表征 | 第37-43页 |
2.2.4 乙酰胺基金属萘酞菁配合物[MNc(NHCOCH_3)_4]的表征 | 第43-47页 |
2.3 吡啶氧基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7-58页 |
2.3.1 4-(4-吡啶氧基)邻苯二腈的合成 | 第48页 |
2.3.2 吡啶氧基金属酞菁配合物[MPc(OC_5H_4N)_4]的合成 | 第48页 |
2.3.3 4-(4-吡啶氧基)邻苯二腈的表征 | 第48-51页 |
2.3.4 吡啶氧基金属酞菁配合物[MPc(OC_5H_4N)_4]的表征 | 第51-58页 |
2.4 季铵盐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8-65页 |
2.4.1 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 | 第58-59页 |
2.4.2 金属酞菁配合物的表征 | 第59-6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3章 金属酞菁及萘酞菁配合物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 第66-94页 |
3.1 乙酰胺基金属萘酞菁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 第66-73页 |
3.2 吡啶氧基金属酞菁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 第73-79页 |
3.3 季铵盐金属酞菁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 第79-87页 |
3.3.1 季铵盐金属酞菁配合物飞秒时域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 第79-84页 |
3.3.2 季铵盐金属酞菁配合物纳秒时域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 第84-87页 |
3.4 季铵盐金属酞菁配合物静电自组装薄膜成膜性的研究 | 第87-93页 |
3.4.1 薄膜的制备 | 第87-89页 |
3.4.2 薄膜的结构表征 | 第89-9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结论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