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草坪与地被植物论文

高羊茅草坪草种质资源的抗褐斑性鉴定及其相关蛋白的分析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1.1 高羊茅抗病育种的意义第12-13页
    1.2 草坪草褐斑病第13-15页
        1.2.1 病原物第13页
        1.2.2 症状与规律第13页
        1.2.3 防治技术第13-15页
    1.3 植物的诱导抗病性第15-20页
        1.3.1 活性氧的产生第15-16页
        1.3.2 活性氧的清除第16-18页
        1.3.3 病原物诱导产生的防御相关蛋白第18-20页
    1.4 高羊茅抗病育种进展第20-25页
        1.4.1 传统育种进展第20-21页
        1.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21-23页
        1.4.3 遗传转化第23-25页
    1.5 展望第25-27页
        1.5.1 引种与选择育种第25页
        1.5.2 抗病性机理研究与分子育种第25-27页
第二章 在人工胁迫与上海自然条件下高羊茅草坪草品种和种质资源的特性鉴定第27-39页
    2.1 前言第2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0-37页
        2.3.1 成坪速度及密集性第30-31页
        2.3.2 株高第31-32页
        2.3.3 质地(叶宽)第32-33页
        2.3.4 叶色第33-34页
        2.3.5 抗病性第34-36页
        2.3.6 抗涝性第36页
        2.3.7 越夏性第36页
        2.3.8 综合评价第36-37页
    2.4 讨论第37-39页
第三章 人工接种和环境控制条件下高羊茅草坪草的室内抗褐斑性鉴定第39-46页
    3.1 前言第39-4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3.3.1 高羊茅草坪草两个品种PLA 和 TA 的比较鉴定结果第42-43页
        3.3.2 高羊茅草坪草种质资源圃成熟株的室内抗病性鉴定结果第43-44页
    3.4 讨论第44-46页
第四章 坪用高羊茅叶片内抗褐斑性相关蛋白的研究第46-64页
    4.1 前言第46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6-4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9-62页
        4.3.1 接种褐斑病菌后高羊茅两品种叶片内[02. ]含量的测定结果及比较第49-52页
        4.3.2 接种褐斑病菌后高羊茅两品种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第52-54页
        4.3.3 接种褐斑病菌后高羊茅两品种叶片内SOD 酶活性的比较第54-56页
        4.3.4 接种褐斑病菌后高羊茅两品种叶片内POD 酶活性的比较第56-58页
        4.3.5 接种褐斑病菌后高羊茅两品种叶片内CAT 酶活性的比较第58-60页
        4.3.6 接种褐斑病菌后高羊茅两品种叶片内APX POD 酶活性的比较第60-62页
    4.4 讨论第62-64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64-65页
图版第65-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下一篇:基于医学图像的有限元自动建模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