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股权分置改革后研究股权激励制度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 | 第11-13页 |
2 股权激励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3-24页 |
2.1 股权激励的概念及模式分类 | 第13-19页 |
2.1.1 股票期权 | 第13-14页 |
2.1.2 限制性股票 | 第14-15页 |
2.1.3 虚拟股票 | 第15页 |
2.1.4 股票增值权 | 第15-16页 |
2.1.5 经营者持股 | 第16页 |
2.1.6 员工持股计划 | 第16页 |
2.1.7 管理层收购 | 第16-17页 |
2.1.8 业绩股票 | 第17页 |
2.1.9 延期支付 | 第17-18页 |
2.1.10 业绩单位 | 第18-19页 |
2.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2.1 公司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0-21页 |
2.2.4 激励双因素理论 | 第21-22页 |
2.2.5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页 |
2.2.6 风险理论 | 第22-24页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24-36页 |
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4-32页 |
3.1.1 相关论 | 第24-30页 |
3.1.2 无关论 | 第30-32页 |
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32-36页 |
3.2.1 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 第32-33页 |
3.2.2 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 第33-36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状况分析 | 第36-45页 |
4.1 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历史 | 第36-37页 |
4.2 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情况 | 第37-38页 |
4.3 我国上市公司股改后实行股权激励的现状 | 第38-45页 |
4.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改后实行股权激励的具体情况 | 第39-43页 |
4.3.2 我国目前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5 股改后股权激励与财务绩效相关性实证分析 | 第45-52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45页 |
5.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45-46页 |
5.3 实证结果 | 第46-52页 |
5.3.1 股权激励实施的总体效果 | 第46页 |
5.3.2 股权激励与公司财务绩效的相关性检验 | 第46-49页 |
5.3.3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49-52页 |
6 结论和建议 | 第52-55页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6.2 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 第53-54页 |
6.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