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课题产生的背景 | 第10-11页 | 
| 1.1.1 工业缝纫机简介 | 第10-11页 | 
| 1.1.2 工业缝纫机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 | 第11页 | 
| 1.2 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 | 第11-14页 | 
| 1.2.1 永磁同步电动机 | 第12页 | 
| 1.2.2 PMSM 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 | 第12-13页 | 
| 1.2.3 PMSM 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第14-16页 |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 | 第16-23页 | 
| 2.1 PMSM 的数学模型 | 第16-20页 | 
| 2.1.1 PMSM 基本结构和种类 | 第16页 | 
| 2.1.2 PMSM 基本方程 | 第16-20页 | 
| 2.2 PMSM 矢量闭环控制 | 第20-23页 | 
| 2.2.1 PMSM 矢量控制 | 第20-21页 | 
| 2.2.2 PMSM 闭环设计 | 第21-23页 | 
| 第3章 工业缝纫机交流伺服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23-41页 | 
| 3.1 空间矢量PWM 调制算法 | 第23-33页 | 
| 3.1.1 传统的SVPWM 算法与仿真建模 | 第26-29页 | 
| 3.1.2 共模电压最小SVPWM 算法与仿真分析 | 第29-33页 | 
| 3.2 伺服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33-41页 | 
| 3.2.1 PI 控制器参数设计 | 第33-34页 | 
| 3.2.2 工业缝纫机三闭环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34-38页 | 
| 3.2.3 电动机制动原理与仿真分析 | 第38-41页 | 
| 第4章 工业缝纫机交流伺服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1-56页 | 
| 4.1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41-43页 | 
| 4.2 功率驱动电路 | 第43-46页 | 
| 4.3 控制电路设计 | 第46-54页 | 
| 4.3.1 IRMCK201 控制芯片的介绍与外围设计 | 第46-48页 | 
| 4.3.2 TMS320F2801 控制芯片介绍与 SPI 通讯 | 第48-50页 | 
| 4.3.3 PMSM 转子位置检测与转速测定 | 第50-52页 | 
| 4.3.4 定子电流检测电路 | 第52-54页 | 
| 4.4 功能电磁阀电路 | 第54-55页 | 
| 4.5 脚踏板检测电路 | 第55-56页 | 
| 第5章 工业缝纫机交流伺服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6-70页 | 
| 5.1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计 | 第56-57页 | 
| 5.2 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57-69页 | 
| 5.2.1 系统初始化模块 | 第57-58页 | 
| 5.2.2 SPI 通讯模块 | 第58-61页 | 
| 5.2.3 位置环PID 控制算法 | 第61-63页 | 
| 5.2.4 人机交互模块 | 第63-64页 | 
| 5.2.5 A/D 采样模块 | 第64-67页 | 
| 5.2.6 功能电磁阀模块 | 第67-68页 | 
| 5.2.7 故障处理模块 | 第68-69页 | 
| 5.3 系统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69-70页 | 
| 第6章 实验测试结果 | 第70-75页 | 
| 6.1 PMSM 稳态性能测试 | 第70-71页 | 
| 6.2 系统动态性能的测试 | 第71-75页 | 
| 第7章 工业缝纫机专用PFC 的设计与实现 | 第75-82页 | 
| 7.1 单相有源PFC 的发展现状 | 第75页 | 
| 7.2 单周期控制单相有源PFC | 第75-79页 | 
| 7.2.1 单周期控制APFC 工作原理 | 第75-77页 | 
| 7.2.2 单周期控制PFC 的仿真分析 | 第77-79页 | 
| 7.3 单周期控制单相PFC 的实验与分析 | 第79-82页 |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5页 | 
| 8.1 课题总结 | 第82-83页 | 
| 8.2 未来展望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2页 | 
| 附录1 DSP TMS320F2801 输入输出口 GPIO 和外设配置 | 第92-93页 | 
| 附录2 工业缝纫机实验电路板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