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设计及实证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2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4 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25页 |
2.1 房地产预警的基本理论 | 第14-19页 |
2.1.1 房地产周期波动理论 | 第14-17页 |
2.1.2 预测理论 | 第17-19页 |
2.1.3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2.1.4 其它理论 | 第19页 |
2.2 国内外预警研究概况 | 第19-25页 |
2.2.1 国外预警研究概况 | 第19-22页 |
2.2.2 国内预警研究概况 | 第22-25页 |
3 城市房地产预警模型研究 | 第25-43页 |
3.1 房地产预警的定义 | 第25-26页 |
3.2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基本内容 | 第26-43页 |
3.2.1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组成要素 | 第26-27页 |
3.2.2 房地产预警系统设置的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3.2.3 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3.2.4 国内关于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30-37页 |
3.2.5 确定指标权重 | 第37-38页 |
3.2.6 指标警界划分 | 第38-40页 |
3.2.7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运行流程 | 第40页 |
3.2.8 房地产预警的方法 | 第40-43页 |
4 衢州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证分析 | 第43-75页 |
4.1 衢州市房地产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43-57页 |
4.1.1 供应层面 | 第46-54页 |
4.1.2 需求层面 | 第54-57页 |
4.2 衢州市房地产预警体系研究的方法选择及思路 | 第57-59页 |
4.2.1 预警体系研究的总目标 | 第57-58页 |
4.2.2 预警体系研究的方法选择 | 第58页 |
4.2.3 预警体系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58-59页 |
4.3 衢州市房地产预警系设计与应用 | 第59-75页 |
4.3.1 警情指标选择 | 第59页 |
4.3.2 警兆指标选取 | 第59-63页 |
4.3.3 警兆指标预警区间的判断 | 第63-65页 |
4.3.4 指标权重的求取 | 第65-70页 |
4.3.5 分板块及综合指数的合成 | 第70-71页 |
4.3.6 预警界限的划分 | 第71页 |
4.3.7 预警结果的分析 | 第71-74页 |
4.3.8 预警补充分析 | 第74-75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75-77页 |
5.1 结论 | 第75页 |
5.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