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力学论文--结构动力学论文

地下采矿爆破震动对地面民房建筑物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爆破地震波的性质研究第10-12页
        1.2.2 爆破振动监测及峰值速度预测第12-13页
        1.2.3 爆破振动破坏判据第13-14页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2 爆破地震波的特征及产生机理第15-28页
    2.1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机理第15-16页
    2.2 爆破地震波的组成第16-17页
        2.2.1 体波第16页
        2.2.2 面波第16-17页
    2.3 爆破地震波传播相关参数第17-19页
        2.3.1 爆破地震波传播能量的集中特性第17页
        2.3.2 爆破地震波的频谱特性第17页
        2.3.3 爆破地震波的波动特点第17-18页
        2.3.4 爆破地震波的危害特性第18-19页
    2.4 爆破振动与地震的区别第19-20页
    2.5 影响介质振动的主要因素第20-22页
        2.5.1 地质构造及爆区场地条件第20页
        2.5.2 爆心距第20-21页
        2.5.3 建筑物的结构第21页
        2.5.4 单段最大装药量第21页
        2.5.5 爆破微差时间第21-22页
        2.5.6 炮孔起爆顺序第22页
        2.5.7 最小抵抗线大小第22页
        2.5.8 装药结构第22页
    2.6 爆破振动危害的预测第22-24页
    2.7 爆破震动效应对建筑物的影响第24-28页
        2.7.1 建筑物所受的震动效应研究第24-26页
        2.7.2 爆破地震波的力效应第26-27页
        2.7.3 爆破地震波的应变效应第27页
        2.7.4 建筑物对振动波的动力响应研究第27-28页
3 安全评价方法的运用第28-41页
    3.1 安全评价的目的及意义第28-29页
        3.1.1 安全评价的定义第28页
        3.1.2 安全评价的目标第28-29页
        3.1.3 安全评价的意义第29页
    3.2 安全评价的发展概况第29-30页
        3.2.1 国外安全评价的现状第29-30页
        3.2.2 我国安全评价现状第30页
    3.3 安全评价的内容和选择第30-33页
        3.3.1 安全评价的内容第30-31页
        3.3.2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1-33页
    3.4 对地下采矿爆破振动进行安全评价第33页
        3.4.1 地下采矿爆破振动的安全评价第33页
        3.4.2 可研报告设计情况第33页
    3.5 安全性评价第33-41页
        3.5.1 地下采矿爆破振动预先危险性分析第33-36页
        3.5.2 事故树分析第36-41页
4 爆破现场振动监测结果分析第41-59页
    4.1 工程地质概况第41-42页
        4.1.1 工程概况第41页
        4.1.2 地质概况第41-42页
    4.2 爆破地震波的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第42-59页
        4.2.1 爆区测震的发展及研究第42-43页
        4.2.2 爆破现场震动监测的工作过程第43页
        4.2.3 测震设备的安装和注意事项第43-46页
        4.2.4 实验数据采集及分析第46-59页
5 地下采矿爆破震动对地面民房建筑物的影响研究第59-62页
    5.1 爆区爆破产生震动控制的措施第59-61页
    5.2 对保护对象采取的控制措施第61-62页
6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监测手段在黑岱沟露天矿边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民守法精神现状和探索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