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导言 | 第9-16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1.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 2.现实意义 | 第10页 |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4页 |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2.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3-14页 |
| (四)研究目的、方法和思路 | 第14-15页 |
| 1.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3.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五)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一、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 (一)时代背景 | 第16-18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 1.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转型 | 第18-21页 |
| 2.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兴起 | 第21-23页 |
| 二、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3-41页 |
| (一)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 | 第23-30页 |
| 1.自然价值的客观性 | 第23-25页 |
| 2.自然价值的分类 | 第25-29页 |
| 3.内在价值、工具价值与系统价值 | 第29-30页 |
| (二)罗尔斯顿生态整体论 | 第30-33页 |
| 1.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 第30-31页 |
| 2.用整体性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31-33页 |
| (三)罗尔斯顿生态实践观 | 第33-41页 |
| 1.公共政策 | 第33-37页 |
| 2.商业活动 | 第37-40页 |
| 3.个人行为 | 第40-41页 |
| 三、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的启示和反思 | 第41-48页 |
| (一)启示 | 第41-46页 |
| 1.有利于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 第41-43页 |
| 2.有利于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 | 第43-45页 |
| 3.有利于唤醒人类对自然的关怀与责任 | 第45-46页 |
| (二)反思 | 第46-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注释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