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43页 |
第一章 抗病毒中草药研究进展 | 第14-37页 |
·中草药直接抗病毒的作用机理与途径 | 第14-25页 |
·中草药活性成分对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 | 第15-16页 |
·中草药活性成分阻止病毒颗粒吸附作用 | 第16页 |
·中草药活性成分对细胞内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16-24页 |
·中草药活性成分抑制病毒在细胞间扩散作用 | 第24页 |
·中草药活性成分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多途径作用 | 第24-25页 |
·中草药的间接抗病毒作用 | 第25-29页 |
·中草药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26页 |
·中草药对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节 | 第26-27页 |
·中草药对机体免疫因子的影响 | 第27-29页 |
·复方抗病毒中草药 | 第29-37页 |
第二章 太白蓼和朱砂七的研究进展 | 第37-43页 |
·太白蓼 | 第37-38页 |
·太白蓼化学成分 | 第37-38页 |
·太白蓼的药理作用 | 第38页 |
·太白蓼的临床应用 | 第38页 |
·朱砂七 | 第38-41页 |
·朱砂七的化学成分 | 第39页 |
·朱砂七的药理作用 | 第39-41页 |
·朱砂七的临床应用 | 第41页 |
·本论文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试验研究 | 第43-101页 |
第三章 太白山7 种中草药体外抑菌活性部位的初步筛选 | 第43-49页 |
·材料 | 第43-44页 |
·中草药 | 第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试验菌种 | 第43页 |
·主要仪器 | 第43-44页 |
·方法 | 第44-45页 |
·中草药提取 | 第44页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44页 |
·菌悬液制备 | 第44页 |
·琼脂扩散法 | 第44页 |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试验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7 种中草药各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结果 | 第45-47页 |
·各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结果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太白蓼提取物体外抑制新城疫病毒和5 种细菌的活性部位筛选 | 第49-57页 |
·材料 | 第49-50页 |
·太白蓼 | 第49页 |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病毒、菌种、细胞和鸡胚 | 第49-50页 |
·方法 | 第50-52页 |
·PTK 提取物对NDV 在CEF 上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50-51页 |
·PTKEB 对NDV 在鸡胚内增殖的影响 | 第5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51页 |
·PTK 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 第51-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PTK 提取物对CEF 的TC0 的测定结果 | 第52页 |
·PTK 提取物对NDV 在CEF 增殖抑制结果 | 第52-53页 |
·PTKEB 不同给药方式及不同浓度对NDV 的抑制率和量效关系 | 第53-54页 |
·PTKEB 对NDV 在鸡胚内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54页 |
·PTK 提取物琼脂扩散法体外抑菌结果 | 第54-55页 |
·PTK 提取物MIC 和MBC 结果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太白蓼提取物的抗炎、抗腹泻、抑菌、促进免疫及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57-69页 |
·材料 | 第57-58页 |
·太白蓼 | 第57页 |
·主要试剂 | 第57页 |
·主要仪器 | 第57页 |
·细菌 | 第57页 |
·动物及饲养管理 | 第57-58页 |
·方法 | 第58-59页 |
·PTKE 抗腹泻作用 | 第58页 |
·PTKE 的抗炎作用 | 第58-59页 |
·PTKE 对雏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第59页 |
·PTKEB 对雏鸡脾脏、胸腺、法氏囊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9页 |
·PTKE 和PTKEB 对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59页 |
·PTKE 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59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7页 |
·PTKE 对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 | 第59-60页 |
·PTKE 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 | 第60页 |
·PTKE 对乙酸所致家兔肠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 第60-61页 |
·PTKE 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 第61页 |
·PTKE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 第61页 |
·PTKE 对不同日龄鸡胸腺、脾脏与法氏囊指数水平的影响 | 第61-62页 |
·PTKE 对鸡免疫器官发育的组织形态比较 | 第62-64页 |
·PTKEB 对雏鸡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64-66页 |
·PTKE 和PTKEB 对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66页 |
·PTKE 对鸡增重的影响 | 第66页 |
·PTKE 对鸡平均料肉比的影响 | 第66-67页 |
·讨论 | 第67-68页 |
·PTKE 对小鼠腹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 | 第67页 |
·PTKE 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67-68页 |
·PTKE 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朱砂七提取物体外抑菌和抗病毒活性部位筛选 | 第69-77页 |
·材料 | 第69-70页 |
·朱砂七 | 第69页 |
·主要试剂 | 第69页 |
·主要仪器 | 第69-70页 |
·病毒、菌种、细胞和鸡胚 | 第70页 |
·方法 | 第70-72页 |
·溶剂的选择及药液的制备 | 第70页 |
·PC 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 第70-71页 |
·PC 提取物对NDV 在CEF 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71页 |
·PCEA 提取物对NDV 在鸡胚内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71-72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7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2-75页 |
·PC 提取物琼脂扩散法体外抑菌结果 | 第72-73页 |
·PC 提取物MIC 和MBC 测定结果 | 第73页 |
·PC 提取物对CEF 的最大无毒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73页 |
·PC 提取物对NDV 的抑制结果 | 第73-74页 |
·PCEA 对鸡胚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 第74页 |
·PCEA 对NDV 在鸡胚内增殖的抑制结果 | 第74-75页 |
·讨论 | 第75-76页 |
·朱砂七的体外抑菌活性部位及抑菌作用 | 第75页 |
·朱砂七的抗病毒活性部位及抗病毒作用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太白蓼和朱砂七提取物体外抑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作用研究 | 第77-84页 |
·材料 | 第77页 |
·药物 | 第77页 |
·主要试剂 | 第77页 |
·主要仪器 | 第77页 |
·病毒与细胞 | 第77页 |
·方法 | 第77-79页 |
·病毒感染性测定 | 第77-78页 |
·5 种提取分离物对ST 细胞的TC0 | 第78页 |
·5 种提取分离物对TGEV 在ST 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78页 |
·不同浓度的提取分离物对TGEV 增殖的抑制作用(先接毒后给药) | 第78-79页 |
·计算与分析处理 | 第7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9-81页 |
·TCID50 的测定结果 | 第79页 |
·5 种提取分离物对ST 细胞的TC0 | 第79页 |
·5 种提取分离物对TGEV 的抑制结果 | 第79-80页 |
·不同浓度的提取分离物对TGEV 在ST 细胞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先接毒后给药).. | 第80-81页 |
·讨论 | 第81页 |
·小结 | 第81-84页 |
第八章 太白蓼和朱砂七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84-101页 |
·材料 | 第84页 |
·太白蓼和朱砂七 | 第84页 |
·试剂及药品 | 第84页 |
·仪器 | 第84页 |
·方法 | 第84-86页 |
·太白蓼化学成分研究 | 第84-85页 |
·朱砂七氯仿部位(PCC)和乙酸乙酯部位(PCE)柱色谱分离和鉴定 | 第85-8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6-98页 |
·太白蓼化学成分预试结果 | 第86-87页 |
·鞣质的分类鉴别结果 | 第87页 |
·太白蓼石油醚提取物的检测 | 第87-88页 |
·PTKE 成分鉴定 | 第88-92页 |
·朱砂七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 第92-98页 |
·讨论 | 第98-100页 |
·太白蓼化学成分预试验 | 第98页 |
·太白蓼石油醚部分化学成分 | 第98-99页 |
·PTKEB 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抑菌等作用分析 | 第99页 |
·PCC 和PCEB 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抑菌等作用分析 | 第99-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20页 |
主要缩略词和中英文对照表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作者简介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