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s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旋挖钻机概述 | 第10-11页 |
| 1.2 旋挖钻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旋挖钻机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1.2.2 旋挖钻机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旋挖钻机工况及受力分析 | 第15-25页 |
| 2.1 旋挖钻机结构简介及主要参数 | 第15-20页 |
| 2.2 工况及受力分析 | 第20-24页 |
| 2.2.1 水平起架工况 | 第20页 |
| 2.2.2 钻进工况 | 第20-21页 |
| 2.2.3 提钻工况 | 第21-23页 |
| 2.2.4 非正常落桅工况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旋挖钻机动力学分析 | 第25-34页 |
| 3.1 拉格朗日方法理论基础 | 第25页 |
| 3.2 ADAMS软件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 3.3 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27-33页 |
| 3.3.1 水平起架工况 | 第27-29页 |
| 3.3.2 提钻工况 | 第29-30页 |
| 3.3.3 正常与非正常落桅工况 | 第30-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旋挖钻机整机有限元分析 | 第34-53页 |
| 4.1 有限元方法理论基础 | 第34-36页 |
| 4.1.1 虚位移原理 | 第34页 |
| 4.1.2 最小位能原理 | 第34-35页 |
| 4.1.3 最小余能原理 | 第35页 |
| 4.1.4 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35-36页 |
| 4.2 工程实际中的有限元分析 | 第36-37页 |
| 4.3 旋挖钻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7-41页 |
| 4.3.1 几何清理 | 第37页 |
| 4.3.2 创建中面 | 第37-38页 |
| 4.3.3 网格划分 | 第38-39页 |
| 4.3.4 材料设置 | 第39页 |
| 4.3.5 约束处理 | 第39页 |
| 4.3.6 分析步建立 | 第39-40页 |
| 4.3.7 载荷及边界条件施加 | 第40-41页 |
| 4.4 旋挖钻机静强度分析 | 第41-48页 |
| 4.4.1 提钻工况 | 第41-43页 |
| 4.4.2 钻进工况 | 第43-44页 |
| 4.4.3 水平起架工况 | 第44-46页 |
| 4.4.4 非正常落桅工况 | 第46-48页 |
| 4.5 旋挖钻机模态分析 | 第48-51页 |
| 4.5.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48-49页 |
| 4.5.2 模态分析结果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旋挖钻机应力测试实验 | 第53-60页 |
| 5.1 实验方案 | 第53-54页 |
| 5.2 实验原理 | 第54-55页 |
| 5.3 实验测点布置 | 第55-57页 |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5.4.1 最大提升力提钻工况应力测试 | 第57页 |
| 5.4.2 最大加压力钻进工况应力测试 | 第57-58页 |
| 5.4.3 水平起架工况应力测试 | 第58页 |
| 5.4.4 非正常落桅工况应力测试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旋挖钻机疲劳寿命研究 | 第60-67页 |
| 6.1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60页 |
| 6.2 名义应力法 | 第60-61页 |
| 6.2.1 名义应力法寿命分析流程 | 第61页 |
| 6.3 疲劳评估部位的确定 | 第61页 |
| 6.4 基于名义应力法的主卷扬底座处焊缝疲劳寿命预测 | 第61-65页 |
| 6.4.1 主卷扬底座处焊缝应力时间历程 | 第61-63页 |
| 6.4.2 四点雨流计数法处理 | 第63页 |
| 6.4.3 焊缝S-N曲线的确定 | 第63-64页 |
| 6.4.4 主卷扬底座焊缝疲劳寿命预测 | 第64-65页 |
| 6.5 桅杆、滑轨与内隔板相交处焊缝疲劳寿命预测 | 第65-66页 |
| 6.5.1 桅杆、滑轨与内隔板相交处焊缝应力时间历程 | 第65-66页 |
| 6.5.2 桅杆、滑轨与内隔板相交处焊缝疲劳寿命预测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 7.1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 7.2 全文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