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客观归责理论视野下的过失犯罪研究

摘要第1-7页
绪论第7页
一、客观归责理论述评第7-14页
 (一) 客观归责理论与相关概念第7-10页
  1、客观目的性第8-9页
  2、允许性风险和不允许性风险第9页
  3、客观归责与客观归罪第9页
  4、客观归责理论与犯罪构成理论第9-10页
 (二) 客观归责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0-12页
  1、制造不允许性风险第10-11页
  2、实现不允许性风险第11-12页
  3、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第12页
 (三) 客观归责理论的意义第12-14页
  1、区分归因与归责第12-13页
  2、实质定义构成要件行为第13页
  3、确立客观不法理论第13-14页
  4、对过失犯罪理论的影响第14页
二、过失犯罪理论及其目前的缺陷第14-19页
 (一) 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以“注意义务”为核心第15-16页
 (二) 过失犯罪的客观方面——缺乏过失实行行为第16-17页
  1、刑法法条对过失犯罪客观方面的规定第16页
  2、我国过失犯罪理论中的过失实行行为第16-17页
 (三)新旧过失论——过失的体系定位及注意义务的内涵第17-18页
 (四)对过失犯罪理论的整体评述第18-19页
三、客观归责理论与过失犯罪第19-25页
 (一)客观归责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第19-20页
 (二)客观归责理论与过失犯罪第20-25页
  1、过失犯罪的客观行为构成第20-21页
  2、过失犯罪的主观行为构成第21-22页
  3、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行为构成的区分第22页
  4、危险犯与行为犯第22-25页
结语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28页
致谢第28页

论文共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下一篇:牵连犯的认定与处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