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表面光整加工技术含义 | 第13-14页 |
1.3 我国光整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页 |
1.4 国内外孔表面光整加工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4.1 国外孔表面光整加工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2 国内孔表面光整加工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5 粘弹性磁性磨具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6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来源 | 第19-20页 |
1.6.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1.6.2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20页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8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1页 |
1.9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粘弹性流体及磨具基本参数 | 第23-31页 |
2.1 牛顿与非牛顿流体 | 第23页 |
2.2 粘弹性流体 | 第23页 |
2.3 粘弹性流体的流变现象 | 第23-26页 |
2.3.1 爬杆现象 | 第23-24页 |
2.3.2 挤出胀大现象 | 第24页 |
2.3.3 无管虹吸现象 | 第24-25页 |
2.3.4 次级流现象 | 第25-26页 |
2.3.5 湍流减阻效应 | 第26页 |
2.4 粘弹性流体的流变特征 | 第26-28页 |
2.4.1 应力松弛 | 第26页 |
2.4.2 弹性滞后 | 第26-27页 |
2.4.3 蠕变与回复 | 第27-28页 |
2.4.4 线性粘弹性与非线性粘弹性 | 第28页 |
2.5 粘弹性磁性磨具的组成部分 | 第28-29页 |
2.6 粘弹性磁性磨具的性能要求 | 第2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粘弹性磁性磨具的加工机理及受力分析 | 第31-39页 |
3.1 粘弹性磁性磨具数学模型 | 第31-32页 |
3.2 磨具的受力分析 | 第32-35页 |
3.2.1 磁性作用力 | 第33-34页 |
3.2.2 阻力 | 第34页 |
3.2.3 切削力 | 第34-35页 |
3.3 磨具的加工原理 | 第35页 |
3.4 磨具的运动分析 | 第35-36页 |
3.5 磨具的加工机理 | 第36-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磨具的制备及对平板表面光整的影响 | 第39-53页 |
4.1 磁性磨粒常用的制备方法 | 第39-43页 |
4.1.1 电炉烧结法制备磁性磨料 | 第39页 |
4.1.2 热压烧结法制备磁性磨料 | 第39-40页 |
4.1.3 等离子粉末熔融法 | 第40-41页 |
4.1.4 激光烧结法 | 第41页 |
4.1.5 粘接法 | 第41-42页 |
4.1.6 雾化快凝法 | 第42-43页 |
4.2 粘弹性磁性磨具的制备 | 第43-45页 |
4.2.1 铁磁相和磨粒相的混合 | 第43-44页 |
4.2.2 铁磁相和磨粒相的表面处理 | 第44-45页 |
4.2.3 基体与固相的结合 | 第45页 |
4.3 基体的对比 | 第45-47页 |
4.4 适合光整镁铝合金平板的工艺参数 | 第47-49页 |
4.4.1 加工效果的评价指标 | 第47-48页 |
4.4.2 实验设备 | 第48页 |
4.4.3 实验方案 | 第48-49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4.5.1 不同目数的影响及讨论 | 第49-50页 |
4.5.2 以甲硼聚合物为基体的磨具对两种工件光整加工的影响及讨论 | 第50-51页 |
4.5.3 三种不同配比的磨具的影响及讨论 | 第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磨具运动参数的实验研究 | 第53-65页 |
5.1 磨具的磁饱和强度 | 第53-57页 |
5.1.1 磨具磁饱和强度的理论计算 | 第53-54页 |
5.1.2 磨具磁饱和强度的测量 | 第54-56页 |
5.1.3 实验所用设备 | 第56-57页 |
5.1.4 结果与讨论 | 第57页 |
5.2 影响加工效果的运动参数 | 第57-63页 |
5.2.1 实验工件和设备 | 第58-59页 |
5.2.2 实验条件 | 第59-60页 |
5.2.3 工件转速的影响及讨论 | 第60-61页 |
5.2.4 磁极转速的影响及讨论 | 第61-62页 |
5.2.5 工件和磁极同时旋转的影响及讨论 | 第62-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第65-66页 |
6.2 前景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