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方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5-16页
第2章 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的基本理论第16-29页
    2.1 语音信号的特性第16页
    2.2 噪声的特性第16-17页
    2.3 语音带噪信号模型第17-18页
    2.4 语音信号的预处理第18-22页
        2.4.1 语音信号的分帧第18页
        2.4.2 语音分析中的窗函数第18-22页
    2.5 阵列语音信号的基本模型第22-29页
        2.5.1 麦克风阵列的拓扑结构第22-24页
        2.5.2 空间采样定理第24-25页
        2.5.3 声场模型第25-26页
        2.5.4 噪声场第26-27页
        2.5.5 混响第27-29页
第3章 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研究第29-47页
    3.1 谱相减算法第29-35页
        3.1.1 幅度谱减法第29-31页
        3.1.2 改进的幅度谱减法第31-33页
        3.1.3 功率谱减法第33-34页
        3.1.4 改进的功率谱减法第34-35页
    3.2 维纳滤波算法第35-39页
        3.2.1 维纳滤波基本原理第35-37页
        3.2.2 维纳滤波在语音增强中的应用第37-39页
    3.3 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第39-41页
    3.4 语音增强算法仿真第41-47页
第4章 阵列语音增强算法研究第47-69页
    4.1 麦克风阵列系统中的时延估计第47-55页
        4.1.1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法第47-51页
        4.1.2 互功率谱相位时延估计法第51-52页
        4.1.3 时延估计的仿真实验第52-55页
    4.2 基于时延估计的定位方法第55-56页
    4.3 固定波束形成语音增强方法第56-58页
    4.4 自适应波束形成语音增强方法第58-63页
        4.4.1 广义旁瓣抵消算法第59-62页
        4.4.2 消噪性能分析第62-63页
    4.5 改进的自适应波束形成语音增强方法第63-64页
    4.6 结合单通道的阵列波束形成语音增强算法第64-69页
        4.6.1 整体处理流程第64-65页
        4.6.2 仿真与实验结果第65-69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2页
    5.1 工作总结第69-71页
    5.2 未来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用航空机载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像特征和骨架特征融合的Kinect人体动作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