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激光沉积修复技术及应用 | 第12-18页 |
1.1.1 激光沉积修复技术的原理 | 第12-14页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 功率超声 | 第18-20页 |
1.2.1 功率超声简介 | 第18页 |
1.2.2 功率超声在材料成形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2.3 超声振动过程中数值模拟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超声辅助激光沉积修复过程超声设备搭建 | 第22-29页 |
2.1 功率超声技术及设备搭建的原理 | 第22-23页 |
2.1.1 功率超声技术原理 | 第22-23页 |
2.1.2 超声振动设备搭建原理 | 第23页 |
2.2 超声振动系统组成 | 第23-26页 |
2.2.1 超声波驱动电源 | 第23-24页 |
2.2.2 超声换能器 | 第24-25页 |
2.2.3 超声变幅杆 | 第25-26页 |
2.3 超声施加方式及作用效果验证 | 第26-28页 |
2.3.1 不同超声施加方式 | 第26-27页 |
2.3.2 超声辅助激光沉积作用效果验证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超声辅助激光沉积修复振动系统振动特性研究 | 第29-37页 |
3.1 超声场及介质的特征量 | 第29-30页 |
3.2 ANSYS软件简介 | 第30-33页 |
3.2.1 ANSYS程序功能介绍 | 第31页 |
3.2.2 ANSYS谐响应分析 | 第31-33页 |
3.3 基于实验用基板的ANSYS谐响应分析 | 第33-35页 |
3.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3页 |
3.3.2 加载及求解 | 第33-34页 |
3.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3.4 基板振型验证 | 第35-36页 |
3.4.1 数值计算验证 | 第35页 |
3.4.2 物理实验验证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超声辅助激光熔凝熔池温度场及流场数值模拟 | 第37-52页 |
4.1 FLUENT软件简介 | 第37-38页 |
4.2 超声辅助激光沉积修复内部声场数值模拟 | 第38-41页 |
4.2.1 网格模型的生成 | 第38页 |
4.2.2 流体体积模型的选择 | 第38-39页 |
4.2.3 基于动网格的声场数值模拟 | 第39-40页 |
4.2.4 声场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4.3 超声辅助激光沉积修复温度场及流场数值模拟 | 第41-51页 |
4.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1-45页 |
4.3.2 材料的热物性参数 | 第45-46页 |
4.3.3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46页 |
4.3.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6-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超声辅助激光沉积修复实验研究 | 第52-61页 |
5.1 实验设备 | 第52页 |
5.2 激光熔凝实验 | 第52-60页 |
5.2.1 实验过程 | 第52-53页 |
5.2.2 熔凝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5.2.3 超声振动对组织的影响 | 第55-56页 |
5.2.4 超声振动对激光沉积修复件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56-57页 |
5.2.5 超声振动对激光沉积修复件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