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糖尿病 | 第10-18页 |
1.1.1 糖尿病概述 | 第10-12页 |
1.1.2 糖尿病并发症 | 第12页 |
1.1.3 糖尿病分类 | 第12-14页 |
1.1.4 糖尿病的治疗 | 第14-18页 |
1.1.5 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概况 | 第18页 |
1.2 芦荟概述 | 第18-21页 |
1.2.1 芦荟的药用成分 | 第18-19页 |
1.2.2 芦荟(Aloe)中的化学组份及对应药理学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 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芦荟口服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22-30页 |
2.1 仪器与试药 | 第22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1 新鲜芦荟的预处理 | 第22页 |
2.2.2 单因素实验(超声波法提取) | 第22-23页 |
2.2.3 芦荟口服液的制备工艺 | 第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2.3.1 新鲜芦荟的预处理 | 第23-24页 |
2.3.2 超声波法提取芦荟粗多糖单因素实验 | 第24-27页 |
2.3.3 芦荟口服液的制备工艺 | 第27-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芦荟口服液质量标准的建立 | 第30-37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30页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0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3.2 芦荟口服液质量标准的建立 | 第30-36页 |
3.2.1 处方及制法 | 第30-31页 |
3.2.2 性状 | 第31页 |
3.2.3 鉴别 | 第31页 |
3.2.4 检查 | 第31-33页 |
3.2.5 含量测定 | 第33-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芦荟口服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 第37-41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37页 |
4.1.1 实验试剂 | 第37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4.2.1 影响因素实验 | 第37-38页 |
4.2.2 加速实验 | 第38页 |
4.3 | 第38-40页 |
4.3.1 影响因素实验 | 第38-39页 |
4.3.2 加速试验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芦荟口服液降血糖活性研究 | 第41-49页 |
5.1 仪器与材料 | 第41页 |
5.1.1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5.1.2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5.1.3 试剂 | 第41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5.2.1 疾病模型的建立、分组及给药 | 第41-42页 |
5.2.2 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及体重观察 | 第42页 |
5.2.3 样本的制备方法 | 第42页 |
5.2.4 糖耐量实验方法 | 第42页 |
5.2.5 脏器指数测定 | 第42-43页 |
5.2.6 其他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43页 |
5.2.7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5.3.1 Aol 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43-44页 |
5.3.2 Aol 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44-45页 |
5.3.3 Aol 对糖尿病小鼠口服糖耐量的影响 | 第45页 |
5.3.4 Aol 对糖尿病小鼠脏器比的影响 | 第45-46页 |
5.3.5 Aol 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原含量影响 | 第46页 |
5.3.6 Aol 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5.3.7 Aol 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9-51页 |
6.1 结论 | 第49-50页 |
6.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页 |